[好玩] 新莊老街舊名

看板HsinChuang (新莊)作者 (梁祝)時間16年前 (2009/04/11 21:04), 編輯推噓17(1704)
留言21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不知道大家平常在逛新莊夜市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二邊的小巷子其實都有一些... 「註解」的標識牌?幫大家大概整理一下!下回有去逛夜市的時候可以走去看看喔! ----------------------------------------------------------------------------- 鹹菜巷 此巷以醃製鹹菜出名。傳說這條巷子曾有兩、三戶人家以傳統古法,用很大的甕去醃製, 這樣鹹菜才會好吃。但據訪談,其實此巷只有一戶以醃製鹹菜為業,因為其所醃製出來的 鹹菜好吃又有名,甚至批發到中央市場去銷售,大家才會稱此巷子為『鹹菜巷』。 細姨巷 新莊後街仔(靠大漢溪、新莊大菜市場)在清朝時代,便住著有錢人家的姨太太,而且新 莊的藝旦間仔又在附近,所以有錢人在此交際應酬,一旦遇到喜歡的藝旦,就在這裡金屋 藏嬌,漸漸的數量越來越多,就形成了此地人們口中的『細姨仔巷』。另有一說,是指中 正路263巷。稱此巷為細姨仔巷,有兩種說法:台灣光復初期時,這條巷子比起別條巷 子起來,其狹窄就像細姨仔般的可憐,所以有人就把它稱為“細姨仔巷”;另一種說法是 ,以前真的有人在此養著小老婆,短短的一條街住滿了不能被元配夫人發現的姨太太,故 稱之。只是這些說法可不可靠,已無從可考。 挑水巷 新莊路278巷較有名。專門從事挑水工作的有三人,已知兩名為阿溪仔、辮仔。新莊是 在民國23年的時候才有自來水可以喝,在新莊還沒有自來水時,大漢溪便提供了新莊人 的用水,當時就有賣水的行業了,只是賣水的人,都要到大漢溪去挑水,如果水質比較清 澈、乾淨的話,就能賣到好價錢;相反的,較靠近岸邊的水質,因為品質不好,就不是能 賣到好價錢,所以,時人有謂『好水賣好錢,好錢買好水』。其實挑水的人,也會走其它 的巷子,只是這一條278巷大家比較常走,所以這條巷子,才會被叫做『挑水巷』。 戲館巷 新莊路359巷。日據時期,巷內聚集了很多教藝旦唱歌的曲仙(老師),教唱南北管、 戲曲,藝旦們每於早上到此練唱,曲仙所教的曲子有南、北管之分,任藝旦們喜好,看要 學哪一樣。故以此名為戲館巷。 米市巷 早期新莊街是新莊平原米糧的批發中心,自大陸來的商船,在慈祐宮前面的碼頭卸下貨物 ,苦力(扛運貨物的工人)便在這條巷子搬運米糧,而巷子裡也有批發米糧的商店,因為 以米糧為主要貨物,故此條巷子,時人便稱為『米市巷』。『米市巷』的尾端,接近大漢 溪的方向,有一座潮江寺,在清朝時期,樓下原為扛米苦力的寮房,後來因漳、泉械鬥, 新莊人便把樓上改為瞭望臺,以防板橋的漳州人再攻打新莊,日據時期,再把瞭望台改為 潮江寺。新莊路387巷。早期新莊街是新莊平原米糧的批發中心,商船在慈佑宮前的碼頭 卸貨物,碼頭扛扛米的工人便在這條巷子搬運米糧,巷子裡面也有批發米糧的商店,故時 人稱此巷道為米市巷。 豬哥巷 位於新莊路649巷。豬哥,公豬也。日據時期,這條巷子的人家大部份以養豬為業,而 且以養公豬為主,公豬可以當種豬,外借配種還可以賺錢,因此當時也就產生了『牽豬哥 』的行業,如果有人要配種,牽豬哥的人會將公豬帶到養母豬的人家家裡,所以外地人若 有需要,當地人都會報之『豬哥巷』。另有一說,豬哥巷並非專養種豬為名,而是此巷人 家偏好養公豬,但是仍以種肉豬為主,這些肉豬批發到當時有名的中央市場販售,市場中 的肉販都會開玩笑的說,這些公豬肉都是來自新莊,於是人們慢慢的知道新莊有條專養公 豬的巷子。隨著社會型態改變,這條巷子已經沒有養豬人家了,但仍留有荒廢的豬圈。 豬埔仔 新莊路775號變電所旁邊的巷子。越過公館溝所看到的蓮藕田,原來是一大片平坦的空 地。在清朝光緒年間,它就是農家們帶著豬隻到此趕集的地方。以前的農家除了耕種外, 也會養一些家禽家畜,尤其是養豬,當母豬的奶水不夠小豬吃時,農家們即牽著豬隻到此 來做買賣,小的豬隻裝在大草袋裡;長大的豬隻則用兩枝長竹竿趕豬到豬埔仔。在此交易 的農家,除了新莊本地的營盤、小田心仔、中港、頭前及丹鳳外,還有來自五股、泰山、 林口與迴龍的豬農。 竹仔市 今文明里。從保元宮後面到化成路金合歡賓館一帶,靠大漢溪岸的茄苳腳,原來是新莊市 販賣竹子的集散地,從前來自大溪的竹子,順著大漢溪流到新莊,就在這裡卸下,順流而 下的竹子最長綿延約五、六米左右。這些竹子就在竹仔市集中出售,供應本地、泰山、五 股、成州、蘆洲、樹林、丹鳳的住民,做為建築、米篩或燈籠的材料。 草點火 保元宮前面左邊約一百公尺處。賣煤油點燈的地方。 麵線埕 緊接草點火五十公尺的範圍。從新莊路117號到127號之間,從前這裡有一個大埕,販賣麵 線的業者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會把麵線拿到這個地方來晒。所以晴天時,可看到一大片「麵 海」的景像。 土車間仔 地點約在新莊路259巷。日據時代,這間土車間仔是新莊唯一民營的運輸公司,提供人力 拉車,以載運貨為主,專門到臺北載南北貨回來新莊買賣。當時的拉車約有一百台左右。 郡役所 即前新莊分局,現保一總隊第八分隊所在地。日據時期統轄新莊、五股、林口、蘆洲等四 個街莊。 街役場 今慈祐宮的右側,現為新莊農會辦事處。日治時代,這個機構負責管理新莊地區的政治事 務,相當於現在的市公所。 五十六坎仔 從慈祐宮到武聖廟一帶,所開的五十六間店鋪。「坎」是河洛話「店仔」的意思。新莊舊 街的形成從這裡開始。慈佑宮是新莊最早建築的廟,廟前的廣場拜臺北大湖之賜,使新莊 成為一個深水良港,清朝時期,從大陸載運過來的貨物或船隻便在這裡的廣場前卸貨或停 泊,整個大臺北平原所需的貨物在此形成一個批發市場,此處即為新莊從前的舊港。當時 有言:「鹽行進去,布店出來」,意思是指「鹹又澀」,吝嗇的謔稱。 頂坡角 頂坡角是日本統治台灣的時候的“土名”,即住所的番地(今稱為住址),它包括了現在 的丹鳳里(番所起迄為2-21)、合鳳里(番所起迄為53-73)、雙鳳里(番所起 迄為82-36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133.227

04/11 21:12, , 1F
沒一個地方我知道....我真的是新莊人嗎...
04/11 21:12, 1F

04/11 21:14, , 2F
樓上 我也都不知道 互相共勉之 = =+
04/11 21:14, 2F

04/11 21:14, , 3F
我有看過夜市裡前面那些巷子的解說牌!!!但很隱密 XDDD
04/11 21:14, 3F

04/11 21:53, , 4F
1F 2F 不瞞你們說.......................其實我也不知道 XD
04/11 21:53, 4F

04/11 21:56, , 5F
1F 2F 4F~~~我能說+1嗎??
04/11 21:56, 5F
※ 編輯: ROCJJ 來自: 59.121.133.227 (04/11 22:02)

04/11 22:02, , 6F
推 專業
04/11 22:02, 6F

04/11 22:10, , 7F
好文~推一個^^
04/11 22:10, 7F

04/11 22:42, , 8F
專業!!
04/11 22:42, 8F

04/11 22:44, , 9F
仔細觀察 發現幾乎都是在說新莊路那一帶 是因為那邊早期就
04/11 22:44, 9F

04/11 22:44, , 10F
很繁榮的關係嗎
04/11 22:44, 10F

04/11 22:58, , 11F
推一個~好文:)
04/11 22:58, 11F

04/11 23:12, , 12F
新莊人就要大推一下
04/11 23:12, 12F

04/11 23:13, , 13F
M起來!!
04/11 23:13, 13F

04/12 00:01, , 14F
推~~一府二鹿三~~~新莊~~~
04/12 00:01, 14F

04/12 00:03, , 15F
新莊以前比艋舺還熱鬧~~~
04/12 00:03, 15F

04/12 00:27, , 16F
其實在老街的地上 會有相關的圖案 649巷的的巷口有喔
04/12 00:27, 16F

04/12 00:45, , 17F
專業推
04/12 00:45, 17F

04/12 01:49, , 18F
住了二十幾年都沒看過= =
04/12 01:49, 18F

04/12 19:47, , 19F
推一府二鹿三新莊!
04/12 19:47, 19F

04/13 09:50, , 20F
ㄟ害~新莊都住25年了~竟然都沒聽過這些舊名...囧
04/13 09:50, 20F

04/13 09:51, , 21F
雖然這些介紹感覺都很熟悉~~(記得當年年紀小....)
04/13 09:51, 21F
文章代碼(AID): #19u9LLNc (HsinChuang)
文章代碼(AID): #19u9LLNc (HsinC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