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觀點投書:四接環評的內容是錯誤的!
https://www.storm.mg/article/5317062
風傳媒 觀點投書:四接環評的內容是錯誤的!
*作者蔡義仁為機電工程主任,共同作者蔡嘉一為前行政院災防諮詢委員(第八屆)。
環境評估的標準下,應包含最惡劣情境(the worst scenario),而非僅僅發生的機率問
題。
有關這次四接議題,台電特別邀請徐啟銘教授以科學論證儲槽爆炸困難度,以證明四接安
全,令人無法接受。
儘管LNG儲槽之爆炸機率微乎其微。但以此為觀點引導其輿論風向,筆者不敢苟同。
四接每座LNG儲槽容量約為十六萬公秉
一座十六萬公秉LNG儲槽的爆炸威力,相當於 81,000 公噸 的TNT 炸藥。於最惡劣情境下
造成的危害距離,以TNT當量法計算超壓(overpressure)為1psi(每平方英吋一磅的壓力)
危害距離,爆炸距離遠達八公里。而四接預定選址距離港邊人口稠密區僅四百公尺,甚有
高度公安疑慮。
蔡嘉一教授早在2005年於「隱瞞毒鴨蛋 罔顧民眾健康」(蔡嘉一,聯合報,2005.06.13)
論述中,就指出中油第2LNG接收站(二接)之風險!當時中油擬於台中港設置LNG接收站,
在西十三至西十五碼頭,興建三座十六萬公秉LNG儲槽。其最惡劣情境之危害距離遠達八
公里以上,却故意隱瞞梧棲居民。顕見相關單位/機關也刻意忽視印度波帕爾災難的教訓
。
筆者認為,雖然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尚未有LNG儲槽爆炸事件紀錄。但未雨綢繆,民眾應
有對災害明確認知之權利。應依國際規範,了解四接預定位置之「危害距離」內有哪些設
施、人口,進而採取應有之「超前部署」。以在最惡劣情境(the worst scenario)下備足
應對計策。減少發生災害當下之反應時間與最大損失。
回顧以往紀錄,第二天然氣接收站環評專案小組會議,就曾同意依蔡嘉一教授之提議,進
行最惡劣情境之後果分析。(高明見,永續的安全環境策略--環保與工安問政實錄,2004
,pp.158-183)。此法後來更成為我國環評標準方法。但如今四接卻未依照環評標準,進
行最惡劣情境之評估。面對如此重大公安隱患,卻守缺抱殘、不思進取,著實令人喟然長
嘆。
(相關報導:朱淑娟專欄:專家、專案分不清,四接環評又搞砸了|更多文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57.2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eelung/M.1739670745.A.643.html
Keelu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台灣在地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