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東部火車旅行 part3玉里-池上

看板Tai-travel (台灣旅遊)作者時間20年前 (2005/08/02 22:2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第三天早晨,很是悠閒,天氣大好,帶著像機去外頭捕捉美麗的畫面, 在"加密圓"民宿蓋了"玉里"的319鄉鎮章 10點半回到赤科農場,問老闆最早幾點可以吃午餐,他說大概11點半好了. 因此我們像是退休老人般的坐在大門口椅子上吹風消磨時間. 老闆也沒事幹,跟老闆聊了一下天,因為我一直覺得他不像本地人所以問他 在哪出生的,他說他是本地人,之前在玉里開過餐廳,現在回來經營民宿. 老闆看起來像個都市人,雖然人也不錯,但似乎沒有那種鄉下人散發出來的 那種淳樸熱情味. 他看起來像是這一代環境比較好的,有去大城市 唸書,出國見見市面的. 因為他跟我討論到比利時和荷蘭,說有些人想把房子弄成比利時鄉村的樣式 但他覺得把傳統三合院整理一下就很好,不需要抄國外. 我因此表示贊同,並說了些對建築的看法,還有歐洲旅行的經驗. 他也跟我說他覺得在這邊生活的好,他說在台北市如果一個月賺5萬, 存的錢可能是0,但在這裡一個月如果賺2萬,他還可以存1萬5, 生活費只要5千,在這裡一樣可以買車(得意的指著家門口的兩台) 好不容易到了中午吃完飯,準備離開赤科山,特地騎車回"民俗之家" 還越南新娘昨天的100塊,想說一來守信二來為台灣做點國際形象. 到了那邊,他果然在附近忙著農事,看到我們來還錢很是高興,問要不要進來坐坐. 短暫的道別之後,我們下了赤科山. 想想同樣在山裡面務農,際遇也差很多.民俗之家的夫妻白手起家,每天工作忙到晚. 赤科農場的老闆,家境比較富裕,自己跟太太不用務農,請人去弄,生活悠哉像光觀客. 回到玉里,途中經過一個叫大禹的地方,因為看地圖發現那邊有一個廢棄的大禹火車站, 於是繞進去晃晃. 大禹是個很小的聚落,現在已經沒幾戶人家,不過依然有國小,派出所,圖書館. 正當我們坐再廢棄火車站前的階梯上休息時,聽到有人在呼叫我們, 車站對面的一間民房,一個約60歲的老太太叫我們說進屋裡比較涼一點. 他們家是火車站出來左手邊第一家,一個老舊的平房,老太太很熱情, 一進去他問我說中午吃飽沒,他們有簡單的中餐可以給我們吃吃. 我說我吃過了,他便指著桌上的"紅目桂" (我不太會寫)說這是玉里今天有關公生日 的廟會拜拜,他早上去拿的,要給我吃,我說沒關係,我平常不太吃這種東西. 這時候他先生從屋內房間走出來,看到我們兩個年輕人來這邊玩,很熱情的跟我們聊起天, 說大禹車站民國80年就廢棄了,他從小在這長大,現在三個小孩都不住這,一個在玉里市, 一個在花蓮,一個在台北,這邊剩他兩個老人家,還有一個孫女. 說著說著,老太太又拿出一盒冰棒,說這是糖廠買的,天氣熱,給我們吃點涼的, 我們在接連拒絕了午餐跟紅目桂之後,不好意思一在拒絕盛情,於是一人選了一支冰. 老先生繼續說著,他知道我們剛從赤科山下來,說其實他覺得六十石山比較好, 那邊視野比較開闊,他常常早上一大早就一個人騎著機車去附近亂晃,走山裡小路, 我很驚訝一個老先生竟然有這種興致在,跟我這個年輕小夥子幹的事差不多. 他問我怎麼來的,我說坐火車到玉里,在租機車,他說是哪一種機車,我說就125的 他說是那種..簡單的..那種...(說不太出來) 我說速可達,不用打檔的, 他說對,想說的就是這個,他稱那種車叫"塑膠車" (可以想像一個老伯伯對於自己騎著打檔車兜風閒晃感到很驕傲,真是可愛) 正當我們要道別離開的時候,老伯伯還是一直建議我們可以現在去六十石山, 大概兩個小時,回來剛好還機車, 而消失小一鎮子的老婆婆再度出現 手上拿著一罐冰的礦泉水瓶,說: 這是我們自己弄得桑滲汁,很好喝,絕對百分百純, 沒有加水,你們帶著路上喝~ 我們很不好意思的再度收下,對於老婆婆的熱血盛情, 心中充滿了無限感動. (短短的時間內,接二連三的掏出東西給我們吃... 從午餐,紅目桂,冰棒,桑滲汁...心想若是我們多聊久一點,大概會有更多寶物出籠) 正當我們心理回味著當地人的存僕熱情時,回到玉里還機車,發生了上一篇就說到的機車事, 這告訴我們,機車的人哪裡都有,不管在城市還是鄉村. 到了車站,坐火車到下一個行程 -- 池上 大學之後到池上這已經是第三次,因為聽說現在池上也有一個環鎮的自行車道,想去瞧瞧. 出了車站,找尋去年住過一次的"居之安民宿" 正當我看完火車站前的池上鄉旅遊地圖時,旁邊來了一群年輕人,大概7.8個,有男有女, 向我詢問池上的事,聊了一下才發現,他們原來是來池上作城鄉調查,算是出公差. (好像是台大城鄉所) 我表明了我唸建築系,對城鄉調查很是有興趣,他們一聽是同行, 便開始說了說他們此次任務,要對197縣道作一些規劃等等....... 找到了民宿,老闆在睡午覺,被我們的電鈴吵醒,一看到我們就說:你們有來過喔. 於是跟老闆敘敘舊,再問到價錢的時候,他說去年我算你們多少? 因為每次算的都不太一樣 他也忘記,我說我也有點忘記,好像一個人300還是400,他說不可能300這麼少, 想了想,說400好了,給我們一間很大的套房,還有提供腳踏車免費使用,心想真是賺到了~ 本來正想跟他詢問附近有哪在租自行車. 放了行李,帶著相機,騎著自行車往大坡池出發. 當天剛好有辦一個活動,"池上居民健走" 不過剛到的時候下午3點半,太陽還不小, 只有我們在. 池上環鎮自行車道,雖然不像關山那樣細膩,沿途花草綻放,不過多了一分原味, 沒什麼商業化介入,一路上沒遇到什麼觀光客,看到在騎車的都是本地人. 正時到了傍晚,陽光照在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裡,四周青山環繞,山裡有雲霧, 騎腳踏車在這裡,勝過所有知名遊樂區,五星級飯店. 回到大坡池,這時候健走活動開始了,池上居民的生命力開始展現, 男女老幼,攜家帶眷,呼朋引伴的沿著健走路線活動. 很多光著腳,帶個毛巾,不時與遇到的朋友交談寒喧,好像整個池上鄉的人都認識一般. 這種人際的互動,健康的環境氣氛,讓我這個都市人看了很是感動, 想想住在擁擠的台北,住在家門口對面兩三步的鄰居可能都不認識,每個人只顧好自己 家門口內的東西,門口外的一切人事物都敬而遠之,充滿著敵對心與冷漠. 坐在大坡池入口處休息,看到兩個有趣的畫面. 第一個,一群老公公 老婆婆竟然在玩跳繩. 沒錯~ 你沒看走眼,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婆婆 拿著跳繩,跟另一個老婆婆在那舞動繩子,然後一個老爺爺披著毛巾就進去開始跳, 嘴巴一邊說今天可能跳不了幾下,旁邊一群老人家在圍觀. 第二個,我們對面坐著兩個外籍新娘,在聊天,(連池上都有外籍新娘,外籍人口真是變成台灣 另一股大的集團) 仔細一聽,他們竟然也在聊八卦,說鎮上的另一個外籍新娘,怎樣怎樣 好像有偷人,然後說說自己以前在家鄉怎樣怎樣,聊一半,一個大陸新娘過來寒喧了一下, 真是有趣,各種國籍的人,在池上這個地方,大家用不流利的國語作交流. 晚上吃完飯準備回到民宿,在一家商場前看到一群原住民年輕人,跟在城市裡的台客一般, 圍繞著幾台改裝很俗的國產車,音響開的很大聲,在那邊無所事事,眼神很不友善. 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這種人無所不在. 跟傍晚在大坡池旁的那付和樂融融的畫面形成對比. 當天晚上沒事幹,在民宿看電視打發時間... 第三天結束 (民宿好像依然只有我們住) -- http://www.wretch.cc/album/librali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15.214
文章代碼(AID): #12xuBFQl (Tai-travel)
文章代碼(AID): #12xuBFQl (Tai-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