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台東海岸拾掇│張健豐》
《台東海岸拾掇│張健豐》
位居後山地區東海岸的成廣澳,在清代「開山撫番」後,除了吸引漢人來此貿易及登陸拓
墾,也成為花蓮、卑南(今台東)兩港間花東海岸的軍事和經濟的重要中繼點;在原住民
發動反抗日本殖產興業的抗爭失敗後,被徵調修築海岸道路及建設今成功鎮的新港漁港;
今日三仙台、石雨傘、烏石鼻的自然景觀,長濱鄉和卑南鄉杉原灣的山海美景、原住民文
化的保存等,造就了東海岸豐富的觀光資源。
本文所稱的台東海岸指的是從卑南大溪到接近秀姑巒溪的東海岸。位於台東市以北約50公
里的成功鎮隸屬台東縣,其「港市發展」的建築沿著起伏的市街櫛比鱗次,直臨海岸,繁
榮程度為東海岸之最。其北方約3公里有東海岸著名的地景─三仙台,因島上有三座小山
峰而得名。再往北有石雨傘、烏石鼻的自然景觀,昔日原住民以此作為番社的社名。而接
近花蓮縣長濱鄉的水母丁,有八仙洞的史前文化遺址。這樣豐富的自然人文,激起筆者探
訪它的前世今生。
清朝先民的篳路藍縷
從下頁清光緒5年(1879)夏献綸編撰的《台灣輿圖》中〈後山總圖〉(以下稱《輿圖》
)左方可看到光緒元年,在日軍侵台的牡丹社事件後,清廷在位於卑南大溪右岸的卑南(
今台東市)設綏靖軍與招墾局(招撫局)以撫番,並招民墾荒。隨後,在市街內形成寶桑
庄的漢人聚落。中間有一「成廣澳」的地名。成廣澳海灣的形狀類似螃蟹的左右箝子相連
接所形成的小灣,故以閩南語稱為「蟳廣澳」,後以諧音雅稱為「成廣澳」。在該處下方
還註明「南風灣,水深二十餘丈,西南風可泊大船。」因該海灣的南端有三仙台呈半島狀
,延伸入海以為屏障,可避風浪,能停靠有風帆的戎克船,吸引漢人來此和阿美族及平埔
族貿易及登陸拓墾。漢人也逐漸在該處居住,形成東海岸唯一的漢人聚落。
而以「成廣澳」為中心所發展出的原住民番社。可從《輿圖》右方看到依序有「水母丁社
、大竹湖社、石門坑社、大掃別社、小掃別社、彭仔存社、烏石鼻社、石雨傘社。」為成
廣澳沿海八社,大部分為平埔族人。大掃別社和大竹湖社等為今長濱鄉的竹湖社區;象山
山腳下的石門坑社,應是國學大師胡適尊翁胡傳南巡稱的「加走灣社」,即今長濱鄉鄉治
所在。
成廣澳以南則有「微沙鹿社、馬老漏社(又稱麻荖漏,今成功鎮鎮治所在)、五律五律社
(今豐田)、堵力社(今都歷)、小馬武窟社(今小馬)、大馬武窟社(今東河鄉鄉治所
在)、八里芒噯社、八里芒社。」為成廣澳南阿眉(美)八社;靠近卑南大溪則有「猴子
山社、杞南社(今加路蘭)、滾滾南社、都巒社(今都蘭)」等為卑南覓北九社,兩者皆
為阿美族人分布的番社。
光緒 3 年3 月下旬,率領飛虎軍(廣勇)赴台「開山撫番」的吳光亮奉命統領今花東地
區的後山各軍,乃率所部的飛虎軍(粵勇)暫紮璞石閣,「以居中控馭,使南北聯成一氣
」、「並於成廣澳設立糧局,分勇守護,以資轉運」故在《輿圖》上成廣澳旁有「米局」
的標示。自此,成廣澳成為花蓮、卑南(今台東)兩港間花東海岸軍事和經濟的重要中繼
點。1889年設立的台東直隸州「廣鄉」行政區,也以成廣澳為中心;日據後則在此成立台
東廳成廣澳支廳。
殖產興業的抗爭
日據初期,著手經營東部拓墾兼移民任務,先後有賀田組和台東拓殖會社。其在成廣澳支
廳轄內擁有預定地─加走灣原野及加路蘭社2500甲的大筆土地等。在加路蘭社飼牛700頭
,加走灣也飼牛120頭,前者專經營牧場,以海運及販鹽為副業;後者開300甲水田,招原
住民耕作。
在日本人開發台灣東部後,認為阿美族較為溫馴易於控制。舉凡開鑿自卑南至成廣澳的道
路,或鋪設輕便鐵路,均調發東海岸一帶的原住民前往工作。1911年,面對駐屯馬武窟及
馬老漏社的日本警察隊頻加壓迫,都歷及馬老漏社等原住民憤而起義組成義勇,於7月26
日以火繩槍等襲擊馬老漏派出所,殺害巡查2名及公學校教員1名。同日傍晚更包圍成廣澳
支廳,對東海岸陸路交通帶來阻礙。日方乃從台北、台中等地調派警力支援。台北警察隊
於7月28日下午由基隆啟行,隔天從秀姑巒溪口沿著東海岸徐航偵察,「加走灣沿岸,雖
有多人在,而不見國旗。」
7月30日,台北警察隊和台東廳所派部分警員組成的「北進隊」早上自卑南出發。8月3日
自大馬武窟起程,至距都歷社200公尺之地。抗日義勇築掩堡高近2公尺,穿以槍眼,狙擊
日軍先頭部隊,隨後撤退至海岸山脈。在同族的馬蘭社(今馬蘭部落)頭目勸說下,8月
17日以馬老漏社為主的千餘名原住民下山交出武器才平息事端,日方稱為「成廣澳」事件
,阿美族稱為「麻荖漏事件」。日方事後放火燒毀麻荖漏社與都歷社房舍,沒收家畜等等
。
為了同化原住民,日方自1927年10月2日起陸續在東海岸的都鑾、馬武窟、新港、加走灣
等建立祠廟,也就是當地人所稱的神社。以1895年日軍征台統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忌日
─10月28日為例祭日,以示向征服者屈服。都歷神社在修復後,以「麻荖漏事件紀念園」
命名;而在成功鎮的新港祠原址,設置有麻荖漏事件阿美族英勇抗日紀念碑及紀念亭,紀
念這段族人抗日的英勇事蹟。
成功港區的大力開發
日據初期由於東海岸地形為火山岩,地質肥沃,加上多水,灌溉充裕,原來種一季稻作可
改為種二季。南自都鑾北到加走灣之間,為「成廣米」產地。米質優於葫蘆墩(今台中豐
原)數等,為台灣本島唯一的良米,也為東台灣產米最多之處。但因交通不便,難以運出
他處,只能以帆船等稍微移出到卑南。因此,在東海岸另建新港市勢在必行。當局便於
1921年將預定地的「麻荖漏」一帶命名為新港,並為避免混淆,嘉義縣的新港更名為「新
巷」;並將東海岸的行政經濟中心由成廣澳轉移至新港,成廣澳相對於新港規模較小,故
稱小港。
在此同時,當局徵用新港支廳下東海岸沿線的8千名阿美族,將台東市街到新港約52公里
的海岸道路,拓寬成5.45公尺寬的汽車道,成為台11線花東海岸公路的前身。1926年7月
改建完成橫跨在馬武窟溪上的吉田橋(今稱舊東河橋)。1928年開始在「麻荖漏」開築人
工港口,該工程再次動員阿美族出勞役,耗用42萬多人次。1932年完工後,日本千葉縣漁
民引進「鏢旗魚」技術,成為今天新港漁港最具特色的技術。光復後,當局鑑於新港發展
源於北郊的成廣澳,而成功、成廣、新港三者閩南語音近,遂命名為「成功鎮」至今。
豐富的觀光資源
東海岸因有黑潮洋流經過,漁業資源豐富,成功的新港漁港也開闢了賞鯨路線;位居加路
蘭北近2公里的杉原灣海水浴場和富山護漁區仍保有自然景觀,要歸功於設在都歷的東部
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而都歷的阿美族民俗中心、小馬部落文化中心、東河部落屋等皆
保存了原住民的文化。
昔日稱加走灣所生產的長濱米,因一年一耕善待農地,加上經年被太平洋的海風洗禮,較
不易產生水稻病害,在日據時期有「天皇米」之稱。加上象山腳下的長光產業道路(東13
) 道路山海美景兼備,且秋收時稻浪、海浪相映,現已發展為東海岸著名的觀光景點,
值得讀者們來造訪。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
相關圖文
https://www.observer-taipei.com/book2021/item/4056
--
嘉義大林古戰場導覽
http://talin5814.web.fc2.com/war/iwe_study/10/talin_tourguide.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1.201.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tung/M.1737693380.A.7DE.html
推
01/24 15:51,
17小時前
, 1F
01/24 15:51, 1F
Taitu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台灣在地區 即時熱門文章
18
26
55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