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探訪新港的前世與今生│張健豐

看板Chiayi (嘉義)作者 (重現江湖)時間4周前 (2024/03/29 20:21), 3周前編輯推噓10(1004)
留言14則, 11人參與, 3周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探訪新港的前世與今生│張健豐 1914年嘉義大林到新港的新港線鐵道開通,成為當地的盛事。當局以「進香鐵道」招攬遊 客,吸引想到新港、北港媽祖廟進香的信徒。當地望族林維朝一家在清代協助官軍平亂, 並取得功名,後經乙未割台巨變而歸順日軍,但仍為保存中華文化而努力。 隸屬嘉義縣的新港鄉,清代稱「新南港」,日據中期時改稱「新巷」,以別於台東的「新 港」(今成功)。新港的奉天宮濫觴於笨港天后宮在200餘年前被洪水沖毀,廟內神明及 文物暫移至笨港東邊麻園寮的肇慶堂安奉。經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協調後,將大媽留於本 宮,二媽分祀北港朝天宮。前者於嘉慶17年(1812)桐月落成,名為「奉天宮」。於是,北 港、新港境內都有香火鼎盛的媽祖廟。除此,已歷經110年的新港線進香鐵道,仍為當地 耆老所津津樂道。 糖鐵新港線的開通 1913年,新高製糖會社嘉義工場在大莆林(今嘉義大林)竣工營運。此時,工場已在大莆 林、打貓(今民雄)、雙溪口(今嘉義溪口)、新港境內一望無際的甘蔗園間,以工場為 核心鋪設輻射狀的「製糖用鐵道」。其中,大莆林、新港間在1914年5月17日獲得台灣總 督府運輸營業的許可。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曾祖父、前清秀才林維朝(1868–1934) 在該會社的甘蔗品評會暨新港線開通祝詞上,有「本年大莆林新港間之鐵道又告開通」之 語。此時,新港已有北港製糖會社從台鐵嘉義站到此經板頭厝(今新港板頭村)到北港的 糖鐵營業線,加上大日本製糖會社所開通他里霧(今雲林斗南)到北港間的糖鐵營業線。 為避免惡性競爭,由鐵道部斡旋「其往自北部之團體,車資皆劃一」。於是,每年農曆3 月,全台各地藉此糖鐵到北港參拜媽祖者絡繹不絕。最多為大日本,北港次之,新高居後 。 隨著1916年新港「奉天宮」修繕完成,信徒「往北港進香者,多經是地禱拜」。於是新高 將新港線命名為「進香鐵道」以吸引香客,終於扳回一些顏面。後因新港車站「距廟略遠 ,香客不便」,當局便於1921年2月將該站遷至廟前一帶,即今新港鐵路公園。 林氏家族在新港興起 新港居民的先祖大都來自福建漳州,原來居住在笨港南街,即今新港鄉舊南港(今南港村 北)。後遷居「奉天宮」所在的麻園寮,稱新南港街。新港和北港二者自清代以來糖業繁 盛,故舊式糖廠─糖廍林立,林維朝就是業主之一。 根據1916年台灣總督府編纂的《台灣列紳傳》,有關〈林維朝〉的記載:「其先祖林緣於 乾隆中從漳州龍溪移住諸羅板頭厝,以農興家。曾祖父某更移于新港,推選壯丁練團局長 ,剿定戴潮春匪亂有功,賞戴五品藍翎。父慶亦以莊耆有盛名。」在此期間的道光12年 (1832),嘉義縣發生大規模的閩粵械鬥,今新港北崙村的陳辦,響應張丙所主導的抗清民 變。新南港總理林振賢等督率莊民林欽瑞等,協助清軍「生擒逆首陳辦」。今在新港鄉第 二公墓的萬靈堂右前墳地的《立笨新南港義塚碑》,可看到「職員林振賢捐銀二十六圓」 、「道光弍拾弍年正月,董事職員林振賢、監生康廷珍仝立」的字樣。 清光緒元年(1875)開始,新港地方趨於安定。日據初期的《嘉義管內采訪冊》稱:「人煙 輻輳,百貨充集,笨港海船運糖米者,半購於此焉。地當衝要,街分六條,近附鄉村,賣 買皆會於是,雖不可比濱海之都會,亦嘉屬之一市鎮也。相傳其地初建,皆殷富世家,故 街里之名稱,略擬同於台南焉」、「商賈採貨販賣四方,來同新南港街通商,東至嘉義城 ,西至北港,南至樸仔腳(今嘉義朴子),北至大莆林等處。每日萬商雲集,貨物交通,以 有易無」。 林維朝「自幼讀書,邑人咸稱林家千里駒。」光緒13年(1887),林維朝中嘉義縣學生員第 11名,取得秀才身分。隔年林維朝向北港資生行借資興工,與人合資擴大經營糖廍,至光 緒19年,有土匪搶劫財物,26歲的林維朝帶著鄉勇,會同笨港縣丞陳履益直搗賊巢,擒匪 首,地方因而安寧。林維朝由此展現其軍事韜略。 林歸順後仍維護中華文化 光緒20年(1894)發生中日甲午戰爭,「上憲命各地方辦理鄉團,欲以禦外侮而靖內難」。 林維朝在嘉義知縣鄧嘉縝的任命下,出任打貓西堡團練分局長,轄防二十二庄,涵蓋今嘉 義新港、溪口、雲林北港的部分地區。此時,居城市的百姓為了「避難於海口」,宿泊新 港的媽祖廟,「藉可搭航對岸,皆禱祝神聖庇佑。」 隔年全台割讓給日本後「人心激昂,到處思亂」。林維朝亦率家眷內渡,暫居親友處。但 因生活並不寬裕,在稍事安頓後得知多年所營糖廍遇匪,乃兩度乘輪船返台,一方面處理 糖廍之事,一方面籌措安家所需。此時,以抗日保台成立的台灣民主國,面對日軍海陸的 南侵,以北港的下湖(笨港口)一帶,如在新港街駐兵,可併防東石港。便規畫由糖廍的 業主侯西庚一營駐紮,「冀有素識,鄰近庄民為附,諒可無事」。 當日軍南侵後,據前引《台灣列紳傳》〈林維朝〉的記載:「君素明理義,且敏于見機, 從容慰撫壯丁,諭以客氣不協于道。嚴緝地方防搶奪。簞食壺漿,以歡迎皇師先鋒。」林 維朝歸順日軍後,從1901年開始連年協助平定抗日分子,1902年授佩紳章。1904年任新港 區街庄長兼大潭區長。但維朝少受儒學教育,看到漢學逐漸式微常懷憂慮。時東門外今文 昌國小的原址有40年歷史的登雲書院,因1906年地震倒塌,維朝乃自行在怡園開館,即使 日人之後禁了私塾、書院教習漢文,該館依然弦歌不輟。他著有自傳《勞力略歷》及詩集 《怡園吟草》,編有《怡園唱和集》等。 新港的今日面貌 新港線鐵道客運已由嘉義縣的公車取代,但隨著自家車的發達,公車僅剩三個班次往返大 林和新港、北港間,供學生通勤。而未受乙未戰火波及的新港市區,仍保留清代遺留下的 文化氣息。例如標榜「清朝縣丞署辦事處」的大興宮,原為笨港的保生大帝廟,因廟宇被 水沖毀,於嘉慶9年遷至新港街後的現址重建。光緒11年,嘉義縣代理知縣李時英,將原 設在板頭厝的笨港縣丞署,遷至大興宮廟後的屋宇。 奉天宮前、正殿及殿內的石雕及楹聯雖多為日據時期所作,但正殿額枋上懸有嘉慶20年王 得祿贈《聖慈母德》匾;嘉慶17年十八庄董事《景端碑記》;及上刻「歲次戊辰吉置新港 奉天宮存」的湄洲天后宮祖爐,皆是清代時期留下的古物。 2016年,林家後代把林維朝所題「培桂堂」為號的宅第捐出,作為嘉義縣定古蹟;並花了 兩年時間,耗資3,700萬元整修,2023年初已對外開放。遊客在那可看到林維朝的親書「 公爾忘私」,鼓勵後代勉力從公,服務鄉梓的家訓;並可體會「怡園」在新港都市發展中 的變遷。 新港鄉的板頭村除了有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板頭厝車站也復原了,展現出昔日糖鐵 火車站的風華;而跨越鐵軌另一端的頂菜園農村博物館,則營造出「農村再生」的文化底 蘊,值得遊客細訪。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 http://www.observer-taipei.com/book2021/item/3427 -- 1415 文創工作坊:填補台灣130年來所經歷戰爭記憶的斷層 http://cs2nn.nhu.edu.tw/news_ii.html?id=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64.168.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ayi/M.1711714899.A.8CD.html ※ 編輯: talin5814 (106.64.168.3 臺灣), 03/29/2024 20:22:20

03/29 21:05, 4周前 , 1F
感謝分享
03/29 21:05, 1F

03/29 21:30, 4周前 , 2F
03/29 21:30, 2F

03/29 23:15, 4周前 , 3F
03/29 23:15, 3F

03/30 00:33, 4周前 , 4F
寫得真好
03/30 00:33, 4F

03/30 07:54, 4周前 , 5F
大潭村林家後代簽到,原來有這段歷史,感謝分享!題外
03/30 07:54, 5F

03/30 07:54, 4周前 , 6F
話,感覺新港奉天宮和北港朝天宮的信徒是不是有點互不
03/30 07:54, 6F

03/30 07:54, 4周前 , 7F
認同呀?彼此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統
03/30 07:54, 7F

03/30 08:59, 4周前 , 8F
感謝分享!
03/30 08:59, 8F

03/30 10:28, 4周前 , 9F
謝謝分享
03/30 10:28, 9F
※ 編輯: talin5814 (27.53.33.162 臺灣), 03/30/2024 20:55:35

03/30 22:18, 3周前 , 10F
是這樣說...你新港人 會去認同北港??
03/30 22:18, 10F

03/30 23:06, 3周前 , 11F
我同事北港人,他說他們北港人不拜新港媽祖
03/30 23:06, 11F

03/31 10:02, 3周前 , 12F
關於北港大水說有爭議喔
03/31 10:02, 12F

03/31 12:54, 3周前 , 13F
我新港人 我還是會拜北港媽哦!神明都是慈悲的,言論都是人
03/31 12:54, 13F

03/31 12:54, 3周前 , 14F
造的。與其仇視,不如化干戈為玉帛。
03/31 12:54, 14F
文章代碼(AID): #1c1h9JZD (Chiayi)
文章代碼(AID): #1c1h9JZD (Chia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