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新開幕:鐵屋涼麵、炸出名堂
鐵屋涼麵(總店在湖口,新竹縣市另有三間分店)
網誌圖文好讀完整版:https://pure816.pixnet.net/blog/post/49633860
炸出名堂 ~西服店前新開幕雞排炸物攤
網誌圖文好讀完整版:https://pure816.pixnet.net/blog/post/49628508
============================================================================
消費時間:2025/05、2025/04
特殊聲明:文章PO在PTT上,不代表同意任人轉貼,
若僅轉貼連結,歡迎!
不歡迎全篇轉貼,卻完全不打招呼。
============================================================================
鐵屋涼麵 https://pure816.pixnet.net/blog/post/49633860
鐵屋涼麵原是在湖口一鐵屋下開的店,後來在竹北、新豐陸續開了分店。
今年五月初又到新竹市開分店。
分店只用「鐵屋」之名,倒沒有真是在「鐵屋」下賣涼麵。
主食除了涼麵,還販售鍋燒麵、滷肉飯/醡醬麵之類的飯麵。
湯品只有味噌湯(25、蛋花35、貢丸45、綜合55)。
飲品賣豆漿(35)、紅茶(30)、豆漿紅茶(40)。
雖說是連鎖店,賣的品項基本相同,但價位卻有少數不同。
新竹民族店的滷肉飯一碗是55元,比其他分店貴5元。
原本以為是因除了本就附一顆滷蛋,還多一片滷豆干。
但後來看其他店的產品照,原來是雞滷飯沒豆干,滷肉飯都是附滷蛋+豆干。
滷肉飯,滷肉偏肥但吃來不算膩。
滷汁淋了不少,不會有只吃到白飯的部分。
不過若是有些酸菜,感覺吃來整體風味會較佳。
醡醬麵(50),麵條不像鍋燒麵多達五種可選,僅能選黃麵、烏龍麵。
這醡醬是瘦多肥少的肉燥炒豆乾丁,配菜跟涼麵一樣只有小黃瓜絲。
醡醬烏龍麵是熱拌麵,單吃鹹香,加辣椒醬更添風味。
涼麵在點菜單上寫的是原味、蒜味、雞絲、雙醬涼麵。
(55/65) (65/75)
點的是大碗雞絲涼麵(75)。
涼麵的大小碗據說差在麵量,麵多,小黃瓜絲與雞絲看來量就不顯多。
點菜單上涼麵標註醬包另附,沒寫雙醬是哪兩款醬。
而拿到手的雞絲涼麵是已經淋上麻醬,另附一袋涼麵醬汁。
(漏拍了,是淡醬油色)
有芥末包(5)可加購,但加辣是自行添加內用區自取的辣椒醬。
(另有免費紅茶。)
本來擔心早早淋上麻醬的涼麵,麵條會偏乾偏硬。
沒想到外帶回家冰了半天多的涼麵,再淋上涼麵醬汁後,可以把原本看似
已乾巴在麵條上的麻醬化開與全部的麵條拌勻。
涼麵麵條沒有想像中乾硬,倒是比預期好吃。
只是比較起來,我偏好醡醬麵更勝涼麵。
---------------------
新竹市東區民族路28號 03-5223335
10:00~22:00 鐵屋涼麵(新竹民族店)
============================================================================
炸出名堂 https://pure816.pixnet.net/blog/post/49628508
今年三月底新竹武昌街有間炸物攤「炸出名堂」,掛牌開始營業。
店是開在國賓西服店前的騎樓,若視線未往上看懸掛於外牆上的招牌,
光看騎樓裡的器具,一時之間不太容易確認店家。
油炸鍋有接上粗壯的排油煙管,油鍋旁是裹粉料理桌。
前台工作桌其實是冷藏箱,桌面上無陳列販售炸物。
有塊小黑板寫著價目表,另外的套餐及滿額贈是秀在筆電螢幕上。
小黑板上的六樣炸物(算是固定品項),有張貼照片於西服店邊柱上。
(有蝦片在旁當裝飾品的那張,一直覺得是米血糕,但其實是紅豆年糕。)
店家除了試賣期、開幕,還是有持續上網推優惠。
現場未必有寫的不定優惠,通常是「買雞排送贈品」。
點了雞排(90),點的時候有問老闆,那時是買雞排送杏鮑菇或綜合炸物。
店家沒有成立粉絲專頁,但會上新竹FB社團廣宣。
主打用溫體雞肉。
這一塊雞排,雞肉雖不到「厚切」,但還是有些厚度,不會是肉薄骨多。
因為老闆炸雞排在剪開確認熟度時,不小心剪開一小塊。
就乾脆請老闆剪雞排,沒保持一整塊雞排,少了些大口撕咬雞排的食感。
剪開的雞排,不像一些鹽酥雞攤,會另外給蒜頭或九層塔。
好像也沒有開店前半個月,還有加價(+5)的醬可以選。
就一般灑粉,有辣與不辣的選擇而已。
不過雞肉鮮嫩,傳統的乾粉麵衣薄而脆,真的是蠻好吃的雞排。
雖說一塊定價90元,算較高價位的雞排。
不過肉多骨少,是好吃的雞排。
若是在有另贈炸物的狀況下,其實C/P值還蠻高的。
這天贈送品選了綜合炸物,這所謂的綜合是炸杏鮑菇+地瓜薯條。
(目前搜尋到的最新廣宣,已無杏鮑菇,有新品:白糖粿。)
(寫完文不久又見新廣宣,文有杏鮑菇、圖有白糖粿,還有些非固定品。)
地瓜切成像是帶皮薯條(馬鈴薯)的樣子。
有麵衣,約是裹超薄的濕粉,麵衣有薄脆口感,咬開地瓜的香甜鬆軟又是
另一番迷人的口感。
這地瓜應該是有挑過的,吃過後,下次會想直接點一整份來吃。
炸杏鮑菇也有裹麵衣,與地瓜的麵衣應該是一樣的厚度。
但杏鮑菇切較小塊,約地瓜的1/4~1/3大(壓在地瓜下方沒拍到)。
杏鮑菇咬下去雖有湯汁,但沒有爆汁感,還是比較愛地瓜。
------------------------
新竹市北區武昌街88號 0937-347338
六日/二~五:15:00/18:00~22:00 週一公休
----------------------------------------------------------------------------
● ╲●╱ ● ╲●╱ 我不是食神,說的只是我的所見、所聞、所嚐。
/█╲ █ <█> █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如果說的與你感受的不同,
╳ (( )) ╱ ╲ 請見諒! 如算中肯,就請幫我推推唄!▂▅█
--
__________________
等待 那一季的玫瑰
http://pure816.pixnet.net/blog
http://www.facebook.com/pure816.fan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240.1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sinchu/M.1747927326.A.8E4.html
推
05/23 16:39,
9小時前
, 1F
05/23 16:39, 1F
Hsinchu 近期熱門文章
PTT台灣在地區 即時熱門文章
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