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哈啦] 蕭自行宣布當選啦!!!

看板Hualien (花蓮)作者 (Kai)時間8年前 (2016/01/19 23:34), 8年前編輯推噓11(1218)
留言21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今天不約而同苦勞網與報導者有了兩篇深度分析的文章, 還有1/15日大學隔壁系老師吳明益老師寫的文章,分享給花蓮人。 本魯2004-2009在花蓮東華讀書,感謝在東華與花蓮遇到美好的人與事物 恭喜花蓮後山日先照! --------------------- 終於看見彩虹?從蕭美琴花蓮勝選看反同動員 2016/01/19 Fran T.Y. Wu 文字工作者;現居花蓮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4434 2016總統與立委大選結果出爐,民進黨成為最大的贏家,台灣不僅完成第三次政黨輪替, 國會更單獨過半,不僅如此,向來被視為藍營鐵板的花蓮,也由民進黨蕭美琴挑戰成功, 「後山」首次出現結構性變化,令人驚喜。 特別在選前傅崐萁及國民黨花蓮競選總部因為王廷升選情告急,竟出下策對蕭美琴提案連 署的「婚姻平權」法案進行攻擊,企圖藉由主打「反多元成家」、「守護家庭」來進行仇 恨動員,並在「守護花蓮.珍愛家庭」的選前大型造勢活動上喊出「反多元成家從花蓮開 始」,使得一場區域立委選舉一躍成為全國矚目的「指標性戰場」,同志社群更是關心「 反同」的仇恨動員在民風素來純樸的花蓮會否有效?並憂心倘若有效,「反同」恐將因此 成為政客的救生圈。以後見之明來看,蕭美琴大贏將近1萬2千票,顯見仇恨動員失敗,但 是,這未必表示同志平權在花蓮贏了。 政治利益結盟下的仇恨動員 在開始分析前,我先做個簡單的背景介紹。 首先,「傅國王」傅崐萁與「小王子」王廷升素來不對盤並非新聞,在王廷升2010年立委 補選及2012年立委選舉,傅崐萁均派出子弟兵攪局,而王廷升爭取本次立委提名的過程更 是受到不小的阻撓。去年4月,國民黨於輔選策略會議通過徵召競爭民調的現任藍委蔣乃 辛等4人,但通過競爭民調的王廷升,卻因為黨中央「保留與友黨合作空間」,決議暫不 徵召,當時即被認為是考量「傅崐萁因素」。但由於傅崐萁屬意的人選花蓮縣副縣長徐祥 明在之後舉辦的開放民調落後王廷升,國民黨最後才終於確定由王廷升出馬角逐。 遑論隨後花蓮縣長夫人(or前夫人?)徐榛蔚名列國民黨不分區第10名,則是眾所皆知的 政治利益交換,國民黨從頭到尾不諱言如此一來可以多保住好幾席立委,包含如平原鄭天 財、山原孔文吉。換言之,傅國王和小王子盡棄前嫌乃是基於赤裸的政治利益結盟,在地 方幾乎無人不知。雙方結盟後,蕭陣營單單拿出早前傅崐萁批評王廷升的文宣、影片,就 讓這個結盟左支右絀、疲於回應。 儘管花蓮向來藍大於綠,然而,選前各家民調均顯示蕭美琴穩定領先,例如《壹電視》做 到了領先12%的幅度。蕭陣營在選戰初期的主軸主打「全國評鑑第一名、地方也找得到」 vs. 「國會吊車尾、地方找不到」,王陣營則試圖訴求「人親土親」vs.「空降花蓮」的 溫情人脈連結, 然而蕭美琴已經在花蓮「蹲點」6年,除了她能夠長期、不間斷地持續往返北、花,在花 蓮南區的偏遠鄉鎮也有她的身影,鄉鎮村里或民間團體也都曾找她解決過問題。因此王陣 營提出「空降」的批評,顯得相當過時又無力。 於是隨著選戰進入最後倒數一週,政治精算師傅崐萁遂開始操作起仇恨政治,傅、王陣營 的反擊文宣除一般對對手的攻訐外,開始多出了「花蓮不需要連署推動廢除死刑的立委」 及「花蓮不需要廢止『夫妻』婚姻制度的立委」這兩個「亮點」,隨後並舉辦了一場定調 為「守護花蓮.珍愛家庭」的大型造勢活動。 這中間還有一個轉折值得一提,即在造勢活動(1/9)之前,花蓮縣府教育處動員所屬及 各級學校參加的公文意外流了出來,並在臉書、Line群組四處流傳,隨後亦經媒體報導, 此即蕭美琴赴地檢署按鈴控告花蓮縣政府違反行政中立之緣由,也是為什麼原訂的朱立倫 聯合競選造勢大會會突然「消音」,朱立倫取消出席,變成由花縣府主辦活動,但國民黨 籍候選人紛紛不巧都有到場的「非政治性活動」。 在這場活動中所喊出的口號與訴求,基本上不脫離守護幸福家庭行動聯盟、信心希望聯盟 的邏輯,甚至可說大概就是同一份「反同懶人包」,例如「國民黨花蓮縣黨部主委張逸華 說,如果多元成家提案通過,以後將不再有夫妻、父母、祖父母等稱謂,將只剩下配偶、 雙親及二等親直系血親,家庭倫理將淪喪」,慈濟醫院小兒部兒童社區醫療科主任朱家祥 則說,「雖然法案表面上支持同性婚姻、平權,但背後夾雜家屬、伴侶制度,包括贊成一 人多女、多男多女都能成為家屬,也就是贊成多P合法化,這會導致家庭制度被毀壞」… …等等。 最後由傅崐萁宣布全面開戰:「支持多元成家,將破壞婚姻結構、造成社會淪喪,家庭價 值一旦沒了,國家也就沒了,為守護家庭價值,人民要勇敢站出來捍衛家庭價值,他希望 花蓮不要受到汙染,反對多元成家就從花蓮開始。」(以上括號內引文均摘錄自聯合報報 導〈藍造勢大會 上萬人站出來反多元成家〉) 這場動員仇恨、充滿歧視的造勢活動本身已經夠讓人傻眼,但緊接著,幾乎花蓮家家戶戶 都可以在信箱收到王陣營的抹黑文宣及所謂的「蕭美琴的真相」的光碟片,文宣舉證蕭美 琴為婚姻平權的提案人,並配上同志大遊行中LGBTQ的妖豔裝扮,特別是裸露、及涉及性 解放布條的部分,再訴求「家庭價值破碎」、「社會道德淪喪」、「人倫親情敗壞」、「 花蓮選出這樣的立委 這是我們要的嗎?」 至於光碟片內容則剪接歷屆同志大遊行的主題及照片,指控同志企圖發揮影響政治影響力 、影響政治人物通過婚姻平權法案,是「用愛博取同情」,最終目的是要「情慾解放」… …云云。在21世紀,同志大遊行在台灣都辦了14年,還會有這樣的光碟片發到家家戶戶已 經很難以想像,但更讓人錯愕的是,在花蓮的各大路口、各傳統市場,均停放有搭載大型 電視螢幕的小貨車,整天不停地播放這個影片。 我相信在那個禮拜,花蓮的同志一定都能感受到那種撲天蓋地的仇恨和羞辱。無論你是要 去買菜,還是過馬路,你都會「迎頭」「撞上」那滿滿的歧視和羞辱。 信望盟政黨票花蓮最高 從藍綠板塊分析選情,不是一個不可以檢討的「框架」,但同時,也未必不是一個有效的 分析基礎。這次花蓮的開票結果相當有意思,即立委雖然由民進黨拿下,但總統票、政黨 票仍是國民黨居多,更重要的是,首度參選的信心希望聯盟在花蓮拿下了3%的政黨票,高 於綠黨社民黨聯盟在花蓮的2.19%,也高於全國平均值,這也顯示同志平權在花蓮還有一 段路要走。 過去花蓮的藍、綠板塊比例約莫是7比3,而今年儘管國民黨選情慘澹,朱立倫在花、東還 是拿下全勝,蔡英文雖橫掃全台多數縣市,但在花蓮也才獲得了36.93%的得票率,仍較朱 玄配的47.72%低了10個百分點。至於在政黨票部分,全國政黨票的得票率分別是民進黨 44%,國民黨26.9%,然而在花蓮開出來的狀況卻是,國民黨44.3%,民進黨27.9%,顯見花 蓮支持國民黨的民眾仍然很多。 在朱玄配獲得47.72%、國民黨政黨票44.3%的情況下,蕭美琴的大贏就顯得相當有意思。 這次蕭美琴在花蓮的投開票所幾乎是全面領先,最終以63,231大勝王廷升的51,248將近1 萬2千票,得票率也過半,達53.77%。以英仁配在花蓮的得票率較朱玄配少了約10%,政黨 票連3成都沒有(民進黨僅拿下27.9%),「母雞帶小雞」這件事在花蓮顯然是不存在的, 蕭美琴在花蓮的得票數63,23票1甚至贏過英仁配的57,198票。至於「子瑜事件」的影響看 來也有限。蓋言之,這樣的開票結果距離「花蓮變天」恐怕還有一段距離,至少國民黨的 組織系統顯然並未鏽化太多,如此一來,王廷升大輸的最大可能,除了蕭美琴本身的認真 與付出獲得肯定外,「產品」本身差、選戰策略失誤均是原因。 不可諱言,「反多元成家」、「反同」的操作手法引發了極大的惡評,甚至可說造成反輔 選,催出了許多本來不敢公開挺蕭的民眾開始為蕭美琴四處拉票、固票,但很難說傅崐萁 沒有掌握到花蓮部分選民的心理,例如花蓮的政黨票,信心希望聯盟得到4,671票,佔得 票率的3.066%,不但高於全國1.6951%的得票率許多,更是全國最高的,連離島都沒開出 這樣的得票率,顯見轟炸式洗腦至少在最低程度拉高了信望盟的知名度。反觀出櫃同志候 選人最多、且高舉婚姻平權為政見的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在花蓮僅得3,338,還輸給信望 盟約1300票。 在這樣的情況下,將蕭美琴的勝選歸結為同志平權在花蓮的勝利,恐怕太過樂觀;雖然很 清楚地,倘若蕭美琴落選,一定會是台灣同志平權運動黑暗的一天。可是,如前述資料所 顯示的,蕭美琴的勝選肯定還有其他因素,使得她能拿下超越藍綠的選民的支持。 「反多元成家」僅是最後稻草? 更何況,傅、王陣營的抹黑並不僅止於婚姻平權法案,更早之前甚至傳出蕭美琴競選總部 的輔選大將、花蓮市長田智宣病逝的消息,企圖動搖支持者信心。田智宣擔任過兩任吉安 鄉長、現為花蓮市長,吉安鄉與花蓮市是花蓮的大票倉,基本上輸贏就看這兩個票倉。說 一個還活著的人已經死了,恐怕多少都觸碰到一般人的底線,田智宣在病中錄影闢謠,或 多或少也有催票效果,而蕭美琴在花蓮市贏4658、吉安鄉贏5048,等於她在其他11個鄉鎮 只贏2277,這兩個票倉的威力可見一斑。亦即,究竟是因為藍營「反多元成家」造成反輔 選?抑或是一連串的選戰策略造成,而「反多元成家」僅是最後稻草? 花蓮人是因為支持多元成家、所以極力替蕭美琴拉票、固票?或者是一連串惡質的選舉手 法讓選民徹底反感?替蕭美琴澄清「婚姻平權」不是「多P」、「亂倫」的選民中,有多 少是、或者以後也會是同志平權的支持者? 就我的瞭解,有不少蕭的支持者是臨時抱佛腳去認識多元成家法案的,他們使用的語言也 很純樸,看得出來以前從沒接觸過同志議題。例如基因決定論「那是天生的也沒辦法」成 為最主要的論述,「那是兩個人的事不用管太多」也有不少,還有網友說「吵成這樣我今 天才去Wiki(維基百科)看,Wiki寫得很清楚啊,那些人都不會用Wiki嗎?」,且集中在 澄清蕭僅支持婚姻平權,絕無支持伴侶制度和多人家屬制度,亦即,是再一次透過肯定婚 姻平權仍負有「性忠貞」義務,來駁斥多P、亂倫、毀壞家庭制度的攻擊。 《華盛頓郵報》在評論台灣這次大選時, 曾經提及這次選舉「可能改變國內政治,包括 跨性別(LGBT)權利的認同」,在花蓮的這一戰更是如此。儘管我試著指出,蕭美琴的勝選 不等於「同志平權連在保守的花蓮都勝利」這件事,但這僅是希望避免「天龍」觀點使同 志社群太過樂觀。 事實上,蕭美琴挺過了這場在後期幾乎演變成撲天蓋地的「反同」選舉,對花蓮的同志、 特別是青少年同志的意義重大,倘若蕭美琴落選,我很難想像花蓮的青少年同志在他們的 校園生活中,究竟要怎麼捱過由「教育處」認證的同志霸凌?就此,蕭在勝選隔天po出彩 虹照片,高興地指出花蓮在狂風暴雨後終於看到彩虹,其實也算含蓄。 此外,這也等於告訴其他有意仿效的政客,高舉違反人權的保守價值,即便違反的「只是 」「少數人」的人權,都不見得能帶來政治利益,這當然無法阻止還是會有政客靠反同婚 、反廢死謀取政治利益,但至少阻絕了前仆後繼的可能性。倘若蕭美琴落選,難保同志不 會每次選舉就被拉出來「遊街」一次。不,我不是在譬喻,這次花蓮各大路口都有反同影 片,幾乎像在「當街斬首示眾」。 簡言之,作為一場「指標性戰爭」的「指標性意義」,可能並不在於同志平權在花蓮獲得 勝利,而是阻止了「反多元成家從花蓮開始」、然後可以藉此收復全台的政治妄想,並且 這可能主要得要歸功於候選人的個人努力,而非同運的成就,加上信望盟竟能獲得20萬票 ,顯見距離革命成功還有不少戰役要打,同志仍須努力。 -------------------------------------- 翻轉花蓮:蕭美琴VS.傅崐萁的戰爭 2016.1.19 文、圖/林子衿(特約) https://www.twreporter.org/a/2016election-hualien 立委選戰落幕,44歲的民進黨蕭美琴被認為締造奇蹟,擊敗「花蓮王」縣長傅崐萁力挺的 國民黨王廷升。這場「蕭美琴VS.傅崐萁」的戰爭,為何讓不少花蓮人感動落淚?蕭美琴 又憑什麼突圍獲勝? 投票前最後一夜,花蓮市中心金三角交叉路口,蕭美琴陣營高歌「無敵鐵金剛」。隔著警 方圍起人牆的另一端,站在隊伍最前方、手持麥克風、聲嘶力竭高喊拉票的,卻是在這次 立委選戰中並未參選的花蓮縣長傅崐萁。 選票上,民進黨蕭美琴的競爭對手,清楚寫著國民黨現任立委王廷升大名。在很多花蓮人 心目中,蕭美琴的頭號對手,卻是本應扮演配角輔選角色的傅崐萁。 反觀王廷升,在多場造勢場合中,他就像人形立牌般地站在傅崐萁身邊。就連選前之夜藍 營高喊的口號,竟多半是「國民黨凍蒜」、「朱立倫凍蒜」,聽不見幾聲王廷升名字。也 難怪選舉當日有阿伯投完票出來後,滿臉狐疑問說:「選票上怎麼沒有縣長名字?」 蕭美琴最後出線,是民進黨自從第六屆立委盧博基以來,時隔8年再度拿下花蓮,重現該 黨前主席黃信介「元帥東征」精神。然而花蓮人感動落淚的主要理由,並不是藍綠變天, 而是許多長期對傅崐萁「敢怒不敢言」的花蓮人,這次終於有機會用選票讓「後山皇帝」 踢到鐵板。 事實上,民進黨在花蓮只拿到28%政黨票,蕭美琴卻以53.8%得票率出線,顯示民進黨仍未 獲得多數花蓮選民認同。選民大力支持的是蕭美琴個人,而不是民進黨。 一路站到花蓮 六年深耕經營 時間退回到2010年,傅崐萁當選花蓮縣長,其立委席次必須補選,蕭美琴在一片士氣低迷 聲中接受民進黨徵召,與前花蓮縣長王慶豐之子王廷升競爭出線。 在此之前,父親是前台南神學院院長蕭清芬,出生於日本神戶、成長於台南市、在美國完 成學業的蕭美琴,是民進黨倚重的外交菁英。她在1995年擔任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執行長, 曾歷任五任的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 但被視為藍營鐵票區的花蓮縣,選民相當重視在地感情,形象良好的蕭美琴雖打破民進黨 在後山記錄,初試啼聲就拿下4成選票,依然不敵藍營政二代盤根錯節的地方勢力。 蕭美琴並未放棄。過去6年來,擔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的她,幾乎每週往返台北花蓮兩地 ,前腳才剛結束會議踏出立法院,後腳就趕著開車到宜蘭,再轉搭火車抵達花蓮,用雙腳 感受花蓮這片土地的黏人、用雙眼觀察花蓮後山面臨的困境。 許多人好奇,立委明明有管道可以輕易取得火車公務票,蕭美琴為何放棄特權,寧可一路 從宜蘭站到花蓮?接近蕭美琴人士指出,因為她深知聯外交通不便,是許多花蓮人心中的 痛,因此用這種方式提醒自己,交通問題對花蓮而言有多麼重要。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戴興盛說,蕭美琴初來花蓮時,常被外界批評為空降部 隊,「但她用實際行動打破刻板印象,6年來勤跑花蓮各角落,各界都有目共睹」。 蕭美琴的勤奮,反映在她的國會表現獲得公督盟頒給7次優秀立委;逐一拜會官員為花蓮 大力爭取北迴三軌花東雙軌、台九線拓寬經費;而在蘇花改工程挖到漢本遺址時,她是第 一批到場的民意代表,盡力在文化資產保存與花蓮人安全回家間協調共識。 戴興盛等環保團體成員,不時在公開場合遇見蕭美琴,比起偶爾也會出現的王廷升,戴興 盛觀察,兩人即使同樣出席,同樣關心交通建設,蕭美琴更願意坐下來傾聽反對開發派的 聲音,並試著提出可能的替代方案及配套措施。相形之下,王廷升依然停留在傳統思維, 認為只要有開發、就會有人潮,人潮就會帶來錢潮,增加花蓮人的收入與工作機會。 這樣的差異,也反映在蕭美琴與王廷升對於193縣道、花東快速道路等開發案的不同態度 ,讓花蓮年輕一代與學界,普遍傾向支持蕭美琴。造就了花蓮人在這次選舉中「分裂投票 」,讓藍營在總統票勝出,立委票卻潰敗。 偏鄉開拓票源 對手利益結合 除了以6年時間經營地方,在進步觀念上獲得都會年輕人與知識分子的支持。蕭美琴更透 過關心農業議題,爭取過去民進黨候選人難以深耕的農民選票。 不願具名的在地選戰觀察人士指出,花蓮縣因地形南北狹長,存在明顯城鄉差距,票源主 要集中在北區。「蕭美琴卻選擇從南區紮根」,她的身影低調卻頻繁穿梭偏鄉田野間,聽 聞哪邊有需要幫忙爭取資源就往哪邊去,一步步地感動了農友們的心。 光復鄉彌勒果園農友黃彥儒回憶「走到哪都會看到的蕭美琴」,當他決定卸下城市裡頭的 高薪工作,返鄉協助爸媽務農時,發現許多無力賣出的農產品只能放著腐壞,新一代農民 雖然提出將農產品製成加工品想法,台灣現行法規卻對小農不夠友善。蕭美琴得知農友困 境後,便積極設法讓現行法規有所突破,仿效美國針對小農訂定另一套管理辦法。 黃彥儒笑說,在人煙稀少的中南區偏鄉,幾乎很少看到王廷升身影。這次國民黨雖然找來 縣長傅崐萁輔選,但傅並非因為王表現優秀而真心推薦,兩人因政治算計而產生的利益結 合,花蓮人都看在眼裡。 傅崐萁與王廷升素來水火不容,花蓮地方人盡皆知,2004年因國民黨與當時親民黨傅崐萁 整合,王廷升被迫以無黨籍參選立委落敗,此後兩人多次在公開場合唇槍舌戰。有「小王 子」之稱的王廷升,原本希冀依靠家族勢力來爭取連任,但隨著蕭美琴聲勢看漲,國民黨 只好找來傅崐萁聯手,迫使傅王兩人上演世紀大和解戲碼。 原本傅崐萁打算推派親信人馬、時任副縣長徐祥明角逐立委席次,但王廷升在黨內初選脫 穎而出,讓傅崐萁轉而以輔選王廷升作為籌碼,交換「前妻」徐榛蔚列入國民黨不分區立 委名單。 知情人士透露,傅崐萁一加入選戰,先是撤換徐祥明副縣長職務,改任擁有農田水利會系 統人脈的蔡運煌。緊接著動用農漁會勢力,鬆動蕭美琴經營多時的中南區,讓許多原本公 開力挺蕭美琴的社團幹部、地方人士,因為擔心被傅「秋後算帳」轉而畏縮。 面對負面抹黑 重新穩住陣腳 隨著選情逐漸升溫,藍營製作大批「蕭美琴的真面目」抹黑光碟與文宣,刻意剪輯同志大 遊行中裸露畫面,將力挺婚姻平權的蕭美琴,塑造成鼓吹雜交亂倫的女巫。 在民風相對純樸、高齡人口偏多的花蓮,藍營負面選舉招式一出,嚇壞了不少老一輩選民 ,也讓蕭美琴競選團隊第一次亂了陣腳。 但傅崐萁陣營沒料到,年輕選民已將同志人權視為普世價值。曾經因為政治計算而「假離 婚」的傅崐萁,站在舞台上高喊著要捍衛家庭,並疾呼「反對多元成家從花蓮開始」的畫 面,在網路社群激起了龐大的反彈效應,催出了不少旅外求學工作的年輕選票,即使搶不 到花東火車位,許多年輕人依然憤而決定返鄉投票給蕭美琴。 而生長在基督教家庭、父親為退休牧師的蕭美琴,從小就在家庭與信仰中學會尊重人權、 照顧弱勢,並沒有因為選情告急改變信念。面對選民的質疑,蕭美琴不僅沒有絲毫迴避, 反而更加堅定回應:讓兩個心智成熟並且真心相愛的人成婚,是法律本來就應有的保障。 蕭美琴堅持「用愛來面對抹黑打壓」的策略主軸,喚起了許多原本並不熱衷政治,在花蓮 各角落默默相挺的意見領袖,從醫師、牧師到教師,在選前一個個接連站出來,細數她們 眼中「蕭美琴的真面目」。 最後投票結果,在總統選票十三鄉鎮一面倒向國民黨的花蓮,蕭美琴竟然大贏對手一萬多 票。「花蓮王」傅崐萁的地方實力依舊驚人,但花蓮人用「分裂投票」讓蕭美琴突破重圍 。勝選感言中,蕭美琴不忘哽咽提及,這場戰役讓她更加深信,政治需要更多愛與包容, 去面對社會中的各種弱勢族群。 而自稱「使出吃奶力氣」輔選的傅崐萁,雖然沒有順利讓王廷升連任,卻依然如願讓「前 妻」徐榛蔚進軍立法院。唯有配角王廷升,未能替國民黨留一口氣,成為這場選戰中唯一 的輸家。 蕭美琴打贏漂亮戰役,已讓不少花蓮人重新燃起希望。如同蕭美琴在勝選感言中的比喻: 「當黑暗過後,我們可以在花蓮的天空,看到美麗的彩虹。」許多投給蕭美琴的選民,除 了期待她替花蓮人發聲、在立法院爭取應有權利,也能對於「花蓮王」傅崐萁發揮制衡作 用,反思陸客觀光、土地炒作帶來的種種扭曲現象,讓花蓮這塊淨土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 發展方式。 ----------------------------- 【後山日先照】/吳明益 2015/1/15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98843076815313&set=a.1 02466636452967.5841.100000688939773&type=3&theater     十一年前我來到花蓮是一個簡單到不行的決定。我預期能拿到博士學位了,暫時不知道怎 麼面對社會,躲到學院裡是個選擇。我想必須到花蓮,到一所往海邊十分鐘,去高山也只 需要四十分鐘的學校。   花蓮始終有兩個表象的面貌,對於多數人來說,即使是今日,她總帶著「河流尚未命名」 、「山岳尚未命名」的情懷;但對居住於此的人來說,這雖然是一個生態美麗、傳統深邃 的地方,卻總是不太清晰未來要走向何方?   花蓮二十年後的面貌應該是什麼?至少在我居住此地十一年以來,在我的觀察裡政治人物 從來沒有真誠地想過這件事。這麼多年來,政客只看到了花蓮「倘若增值以後賣出,財富 將無可限量的土地與生態資源」。     偶爾會有學生問我,為什麼花蓮的選舉,總是國民黨的候選人取勝?這固然有複雜的成因 ,但如果有機會,我也會說起那張邱上林老師《寫真老花蓮》裡的老照片,來說明事情一 開始不是如此的。花蓮並非蒙昧之域,只是太長的時間被獨裁政黨控制了,被飛快現代化 過程裡邊緣化的恐懼感控制了。   這張照片有四個人,三個人扶著一塊寫著「第一號」的匾額,仔細一看,就會發現這是慶 賀「中華民國地方自治首屆民選縣長」的匾,而獲選的正是站在右二,兩手交握,留著兩 撇仁丹鬍的「楊仲鯨」。   楊仲鯨何許人也?臺灣第一位漫畫家「雞籠生」(陳炳煌)曾經在他的《百貨店》(應該 是第二集,待查)這本雜記裡寫下:「在日據時代,他是高雄市上擁有第一輛腳踏車的人 ;他是寶島上第一個留美學生;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公民選舉出來的民主縣長。」我 間接讀到莊永明先生在《臺灣紀事》裡這段記述時,更對楊仲鯨起了好奇。   根據莊永明先生寫的資料,楊仲鯨的父親楊雲階是清秀才,因此他14歲時到福州求學,17 歲就隻身到美國就學,一路讀到大學專攻採礦冶金。回臺灣以後曾經推動科學管理方法養 雞、養鹿、培植香菇,並且向台灣總督府申請到花蓮淘金,雖未獲准,卻因此走遍花蓮山 水,可以看出是一個充滿冒險性格的人。後來因為分產的關係,他得到家族在花蓮「大群 埤」(今美崙)的二百餘甲土地,從此定居花蓮。   戰後他成為花蓮港廳接管委員會專員,並且任職民政官員。1950年8月,蔣介石因受到美 國的壓力而在臺灣舉行第一屆縣市長選舉,當時並不是整個臺灣島一次選完,而是分區分 日選舉,而花、東便是最早選舉的一區。這是因為花、東人口少,蔣介石怕選舉導致情勢 生變,認為當時仍屬偏遠的「後山」至少消息好控制。   當年總共有六人競選,其中有四人具有國民黨籍。但投票結果沒人過半,於是前兩名的楊 仲鯨與林茂盛進行第二輪投票,最終由楊仲鯨以四千票勝出。照片裡的匾額寫著「第一號 」,正是因為楊仲鯨是臺灣史上第一次地方選舉,收到第一號當選證書的縣長。   楊仲鯨在花蓮縣長的任內口碑很好,據說老花蓮人仍記得「楊仲鯨,做人真正經」的話, 而他在1951年花蓮大地震以後的復原工作,以及卸任時的一介不取,也讓老花蓮人感念。     對我而言,楊仲鯨的時代太早。但我來到花蓮之前,曾出現過一次候選人提出「未來花蓮 該往什麼樣的方向去」理念的選舉。那就是陳瑞麟(散文家陳列)投身的2002年的花蓮市 長選舉。   那場選舉裡他僅落後給國民黨候選人蔡啟塔六千多票。隔年我來到花蓮,第一次見到陳列 ,那時候的陳列仍被多數市民以「陳瑞麟」認識,是不幸落敗,卻提出美麗且帶著些唐吉 軻德氣息政見的縣長候選人。   陳列當時的政見有哪些?包括了:(一)以文化和生活品質,塑造花蓮成為獨特意象、風 格和氣質的城市。(二)透過文化活動、環境更新與空間改造培養花蓮公民意識。(三) 組織創新精神的服務團隊,建立市民參與改造系統,結合社區團體,市政透明化,跨部門 合作。   他希望能設置一個結合觀光業者、產業界、社區文化工作者、文化界的「文化委員會」, 他希望能整治下水道以及鄰里公園。他提出鄉土文史空間的重建工作,認為累積花蓮的歷 史空間記憶是第一要務。他承諾啟動地方文史調查、鼓勵寫區域地方史、出版市民叢書、 發展讀書會,保障藝文工作者……..。各位能想像,這是十五年前,花蓮市長的政見嗎? 如果當時是陳列當選市長,或許......我偶爾會這麼想,或許對文化粗暴的傅崑萁將沒有 機會把花蓮推向庸俗、拜金主義、竭澤而漁的悲哀方向。     不知道為何花蓮選出這位離奇到不行的縣長。雖然也是擊敗國民黨而獲選(但實質上他仍 是國民黨的政治人物),但他和楊仲鯨大不相同,不但父親涉嫌凱聚掏空案,自己也涉及 台鳳炒股案及股票內線交易。他可以在就任的同時提名自己的妻子當副縣長,甚至不惜與 她假離婚;也可以為了一條公路,指責國內考古權威劉益昌及其團隊是「考古霸權」。在 他的執政下,花蓮成了一個「到處都是縣長肖像」的城市(包括學童的作業簿與聯絡簿) ,成了一個觀光內涵只剩下連辦十幾天演唱會,生態經營只是在鯉魚潭裡放上十幾隻塑膠 鴨與「藍虎鯨」的地方。這次選舉,他甚至拿反對多元成家、攻擊性別議題做為最後的卑 劣手段。   在我看來,這次花蓮的選舉是一次有機會讓傅崑萁不予取予求的選舉。就在兩周以前,花 蓮各重要路口,都仍掛著傅崑萁和他的妻子──明顯以政治利益交換獲得國民黨不分區第 十名的徐榛蔚──與朱立倫同在畫面中的看板。但眼見朱立倫要當選實在比登陸冥王星還 要艱難,已經立刻換成他和昔日政敵王廷升的合照了。這位為了政治利益什麼都願意做的 「花蓮寨主」(我不願稱他為花蓮王,用夏禹九老師的話稱他為寨主),顯然是嗅到了民 進黨長期耕耘的蕭美琴很可能擊敗王廷升的徵兆。     一回我在黑潮演講時,提到193縣道的事件。我開玩笑地說,對我而言,有一件事是確定 的,那就是我反對傅崑萁所做的一切。因為以終極剝削土地以及個人家族利益為優先的政 客,不可能有任何政策出於善念。就我個人而言,此次選舉最重要的觀察指標便是「傅崑 萁們」的勢力是否退潮?那包括著王廷升的落選,以及自以為在「安全名單」內的徐榛蔚 的落選。   因為唯有「傅崑萁們」的失敗,文化的花蓮、生態的花蓮,那個「後山日先照」的花蓮才 有機會回來。      ●照片來源:邱上林,《寫真老花蓮》,洄瀾寫真工坊。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187.10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ualien/M.1453217656.A.459.html

01/19 23:38, , 1F
噓信望盟
01/19 23:38, 1F
※ 編輯: TenorKevin75 (111.243.187.105), 01/19/2016 23:45:01

01/20 00:15, , 2F
都什麼時代了 還拿多元成家同志來當議題 落選活該
01/20 00:15, 2F

01/20 00:16, , 3F
看那些人 守護什麼家庭什麼鳥的 自己本身沒資格喊
01/20 00:16, 3F

01/20 00:16, , 4F
家庭價值 還敢作秀 當花蓮人眼睛瞎了嗎
01/20 00:16, 4F

01/20 00:35, , 5F
原來信望盟在花蓮這麼多支持
01/20 00:35, 5F

01/20 00:39, , 6F
因為花蓮很多原住民基督徒 而且信望盟廣告也打很兇
01/20 00:39, 6F

01/20 00:40, , 7F
不過他們那種在花蓮得票率比我想像中的低 可喜可賀
01/20 00:40, 7F

01/20 02:52, , 8F
根據我的觀察,投信望盟的人大部分都搞不懂自己到底
01/20 02:52, 8F

01/20 02:53, , 9F
投給了什麼樣的理念,只認得主。
01/20 02:53, 9F

01/20 09:18, , 10F
非花蓮人,謝謝提供自身看法
01/20 09:18, 10F

01/20 09:49, , 11F
"根本不清楚是要選縣長還是立委了" 票上怎沒傅的名
01/20 09:49, 11F

01/20 11:44, , 12F
找一個姓傅的來選這次可能很難說
01/20 11:44, 12F

01/20 12:03, , 13F
[政黨票/立委票 投票分布地]#1MdRZhG9 (Gossiping)
01/20 12:03, 13F

01/20 13:40, , 14F
信仰信到盲目 沒思考力 不是好事
01/20 13:40, 14F

01/20 15:30, , 15F
收到光碟馬上當飛盤丟
01/20 15:30, 15F

01/20 19:18, , 16F
信x盟的這些人,死後真的能有臉見他們的神嗎?
01/20 19:18, 16F

01/21 01:18, , 17F
區域沒有原住民選票 應該也是關鍵之一
01/21 01:18, 17F

01/21 18:44, , 18F
推校友 觀察地很仔細 局勢分析鞭辟入裡
01/21 18:44, 18F

01/21 18:45, , 19F
公眾場合放那種影片 也太缺德了 也有花蓮店家抵制這
01/21 18:45, 19F

01/21 18:45, , 20F
種抹黑行為
01/21 18:45, 20F

01/22 03:15, , 21F
性X盟 有神嗎?是拜惡魔的。
01/22 03:15, 21F
文章代碼(AID): #1MdbTuHP (Hualien)
文章代碼(AID): #1MdbTuHP (Hual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