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高鐵車站周圍的道路規劃建議

看板I-Lan (宜蘭)作者 (大納言清澄)時間8小時前 (2025/08/20 18:11), 編輯推噓6(7111)
留言19則, 10人參與, 2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首先先慶賀環評順利通過 這一次的高鐵,蓋在縣議會的對面 道路的規劃上有幾點建議, 希望縣府相關人員可以參考看看: 1,縣政北路連通旋流一路直達環市東路 這樣可以和環市東路、中山路一段,建立起一個到三角的循環路線 宜蘭方面的車子可以從環市東路南下直行匯入 羅東方面的車子可以從中山路北上直行匯入 形成一個順時針方向的車流 (宜蘭的車子走中山路回市區;羅東的車子走環市東路上蘭陽大橋) 可以避免將來中山路南向出現一大堆左轉車道,造成大量車潮,為了進高鐵站而堵塞 2,評估陽明路是否可以南向開通接到宜科路或公園路 高鐵站落成之後,可以將國道客運宜蘭端點遷移至高鐵站 北上發車之後可以從中山路直接右轉進入陽明路,抵達宜蘭轉運站 這一條如果不蓋,就是多等幾個紅綠燈 3,(台鐵)宜蘭車站高架後,鐵道下方新建道路,在跨越宜蘭河後往東北銜接192縣道 如此一來,進出宜蘭市的國道客運可以不用往南繞到縣民大道 4,建立第二蘭陽大橋,下橋後延台鐵高架鐵道下方延伸至環鎮道路 如果能力許可就延到環鎮南端;不行的話,環鎮北端也可以 5,三星快速道路可評估跨越蘭陽溪後接入環市南路 不過橋墩會坐落在蘭陽溪跟羅東溪的交匯處,如果條件不允許,那可能還是連到蘭陽大橋 南端 6,強化東港路、延平路、縣民大道右轉環市東路的效率 如果可以就做成不需看時相直接右轉的車道(如同中山路北上右轉環市東路那樣) 盡量讓宜蘭市的車流,藉由環市東路進入高鐵專用區,避免從中山路進入,可簡化路口紅 綠燈時相,維持道路服務水準 各位還有沒有其他的想法,歡迎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2.102.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Lan/M.1755684699.A.525.html

08/20 18:39, 7小時前 , 1F

08/20 18:40, 7小時前 , 2F
寫在PTT 最好那些坐辦公室的官會看的到 XD
08/20 18:40, 2F

08/20 18:41, 7小時前 , 3F
路蓋大條一點,停車格多一點就對了...
08/20 18:41, 3F

08/20 18:54, 7小時前 , 4F
到時候應該會有 鐵路高架化、高速公路聯絡道、蘭陽溪
08/20 18:54, 4F

08/20 18:54, 7小時前 , 5F
南北岸快速道路、新蘭陽大橋等等計畫陸續推動
08/20 18:54, 5F

08/20 20:11, 6小時前 , 6F
國道客運移到高鐵站根本不必要 需要的是先強化地方客運
08/20 20:11, 6F

08/20 20:11, 6小時前 , 7F
與高鐵的轉乘
08/20 20:11, 7F

08/20 20:25, 6小時前 , 8F
宜蘭的地方客運都虧錢,沒人要做了,怎強化? 除了上下
08/20 20:25, 8F

08/20 20:25, 6小時前 , 9F
課的時間,車上常常小貓二三隻...
08/20 20:25, 9F

08/20 20:29, 6小時前 , 10F
難得有認真討論文 推一個
08/20 20:29, 10F

08/20 20:55, 5小時前 , 11F
這個站點只會把宜蘭地方交通搞到更混亂
08/20 20:55, 11F

08/20 21:03, 5小時前 , 12F
站址我覺得在縣政與宜運中間比較適當。
08/20 21:03, 12F

08/20 21:03, 5小時前 , 13F
縣府應該開始提出輕軌的可行性研究,一期從礁溪四城宜市到
08/20 21:03, 13F

08/20 21:03, 5小時前 , 14F
羅東。
08/20 21:03, 14F

08/20 21:03, 5小時前 , 15F
大家不愛坐公車,應該班次不多,要等久才都騎車開車.
08/20 21:03, 15F

08/20 21:16, 5小時前 , 16F
國道客運宜蘭站不用改 維持遠址好嗎別瞎說
08/20 21:16, 16F

08/20 21:28, 5小時前 , 17F
接駁區做好點大一點 沒大眾運輸的站 大多靠接駁
08/20 21:28, 17F

08/20 22:15, 4小時前 , 18F
路做一堆 沒停車場 沒停車格 來宜蘭撒泡尿就走嗎
08/20 22:15, 18F

08/21 00:11, 2小時前 , 19F
當你下車發現要去運動公園參加什麼活動還得走一大段路
08/21 00:11, 19F
文章代碼(AID): #1efPzRKb (I-Lan)
文章代碼(AID): #1efPzRKb (I-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