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張健豐》探訪林口的前世與今生

看板LinKou (林口)作者 (重現江湖)時間1周前 (2024/06/17 10:32), 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4人參與, 6天前最新討論串1/1
張健豐》探訪林口的前世與今生 2022-10-03 16:30 【愛傳媒張健豐專欄】早期林口台地上為一大片茶園景觀,因為鄰近台北,成為軍事重地 。後來中山高、桃園機場捷運(下稱機捷)在此修建,加上王永慶的台塑企業進駐,建立 石化和醫療王國。林口不但成為媒體和影視基地園區,也成為全台民眾移居的熱門市鎮。 在春意盎然的3月,筆者造訪了舊稱「樹林口」的新北市林口區。以機場捷運A9林口站為 標的,坐看該城鎮50年急遽的發展。從這裡可看到同屬林口台地的桃園市龜山區,雖與林 口隔著中山高速公路相望,但龜山這一邊的一些商店也會冠上「林口店」的名稱,加上長 庚湖附近的林口長庚醫院、林口文化花園夜市,可見林口廣義的範圍。1970年政府擬訂林 口特定區的開發,即為「大量提供優良的住宅及工業發展用地,以供容納未來新增的都市 人口居住及工作之需要」,便進行了該新市鎮的開發。台塑企業進駐、長庚醫院的興建、 中山高林口交流道的出現、工業區的闢建,皆帶動了林口地區的第一波人口成長。 從文化一路、二路到近年機捷林口站前,最晚開發的文化三路兩邊所蓋的高樓層建築,過 去五年,林口成為六都人口淨遷入率最高的行政區。由於此地6月到10月氣候比台北盆地 涼爽舒適等優越條件,吸引了眾多香港人來台定居,近五年已達到數萬人。數間開張的港 式飲茶餐廳,廣東話此起彼落。筆者站在機捷林口站附近被規劃為媒體基地園區的一大塊 土地上,拿著古地圖對照,發現這裡原來是茶園。當時林口台地散布著埤塘和茶園,激起 筆者探討它的前世。 重要的茶園栽培區 離機捷A9林口站約10分鐘單車路程的生津製茶廠,位居林口區湖南里。成立於1988年,在 地深耕三代傳承。為讓茶園永續經營,從自產自銷的茶農,轉型為觀光休閒體驗農場。在 這裡可看到都市的女孩子扮演採茶的姑娘,都會想到當年林口舉辦女工採茶競技大會的盛 況。 由於林口區屬於台地地形,有多處紅土壤,且其礫石層使得林口台地的排水能力佳;加上 春初冬末霧氣溼瀰,夏間氣候適中,從清代開始,便成為種植茶樹的最佳產地。由於林口 的茶葉屬粗茶,以往便運送到台北大稻埕再進行精製。 日本據台後,殖民政府甚至在1930年間,在林口台地創立全台第一間「台灣總督府殖產局 茶葉傳習所」,招募農民或茶農,教授有關現代化茶葉栽培技術課程,一切免費,而且給 予零用錢,結業後,分配到各茶區從事茶葉指導。台灣光復後不久,林口鄉為改善製茶、 採茶技術,提高茶業品質,每年假「茶葉傳習所」,舉辦粗製茶比賽及女工採茶競技大會 。 至1972年間,林口鄉的茶生產量達到最高峰。1970年代光是林口台地的茶樹栽培面積,就 占了全台茶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一。1970年代以後,因大台北地區建築業蓬勃而起的磚窯工 廠,林口新市鎮規劃下所帶進的新興工業區與住宅區,以及高爾夫球場等大量闢建,導致 原有的茶園地景快速消失,從最高峰的3,000多公頃,短短二十多年的光景,到1990年代 只剩下不到70公頃。從早年的專業生產,到現在只留下觀光體驗製茶廠。 台北近郊的軍事重地 中日甲午戰爭時,全台義軍統領丘逢甲,曾率領竹苗客家民軍到桃園南崁駐防,得出「其 港北山谷叢雜,每一山頭為敵所據,即可用砲轟擊各處;每一谷為敵潛入,即可趨太平頂 (又稱大坪頂,今林口台地),捬省垣(會)之背;故處處均費布置」的結論,可見林口台 地的軍事價值。 日據末期,由地方民眾奉獻金錢與勞動力,蓋建出一座樹林口「獻納飛行場」。台灣光復 後,國民政府部隊初到台灣時,空軍螺槳飛機仍曾使用過林口飛行場跑道,孫立人當陸軍 總司令期間,還多次在該地舉行過陸空聯合作戰演習。1954至1977年間,飛行場部分用地 轉變成樹林口通訊站(Shu Lin Kou Air Station),隸屬於美軍顧問團在台的軍事情報部 門,負責攔截當時中國大陸與蘇聯的電訊。美軍撤離後,交由憲兵205指揮部及憲兵特勤 隊使用,由於接收的是美國人的營舍,在當時有「國軍史上最舒服營房」之稱,1996年廢 止,改為林口新市鎮開發。 台塑企業在此建立傳奇 從機場捷運A7體育大學站出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國立體育大學大門,接著是一塊寫著「 長庚大學」四個字的偌大紅色石碑;再拐幾個彎,居然又可看見「長庚科技大學」的招牌 直聳天際。這是全台獨有的三校一體大學校園,為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為了紀念其父親 王長庚,以其名字作校名,成為培養醫護人員和體育健將的搖籃。這筆占地近百公頃的校 地,原都是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兄弟的土地。1973年,王家兄弟出資興建全台 第一座巨蛋體育館,後來捐給國家,演變為後來的國立體育大學。 1987、1988年王永慶創辦「長庚醫學院(今長庚大)」、「長庚護專(今長庚科大)」, 才演變成今日三校毗鄰而居的景況。加上鄰近包括南亞塑膠公司(上頁照片左下明亮處煙 囪)在內的林口工業特區、明志科技大學、長庚養生文化村,可看出台塑在林口台地上占 地甚廣,可以說整個山頭都是台塑的相關企業。 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1917-2008)祖籍泉州府安溪縣,其先祖落腳於今新北市新店區後, 幾代以原鄉的植茶技術在此種茶為生,收入只能勉強餬口。15歲只有國小學歷的王永慶先 到茶園當雜工,後來因當時嘉義是稻米與木材集散地,所以在1933年到嘉義一間米店當學 徒,隔年用200日圓自己開辦了一家米店,打下了日後經營策略的基礎。 1978年,長庚紀念醫院林口醫學中心開幕前夕,時任行政院院長的蔣經國親自前來參觀, 對於各項先進的軟、硬體設施備感震撼,也讓他感受到長庚紀念醫院對公營醫院有強大的 競爭力。經國先生之後撥出上百億資金,分別補助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和榮民總 醫院,供其大舉擴充設備。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一椿美事。最後王永慶安葬在 林口台地,繼續見證台塑企業在此建立的傳奇。 作者為歷史研究工作者 https://www.i-media.tw/Article/Detail/27828 -- 1415 文創工作坊:填補台灣130年來所經歷戰爭記憶的斷層 http://cs2nn.nhu.edu.tw/news_ii.html?id=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43.142.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nKou/M.1718591543.A.12A.html

06/17 12:08, 1周前 , 1F
講解還算詳細
06/17 12:08, 1F

06/17 12:08, 1周前 , 2F
不過感覺後段都在強調台塑> <
06/17 12:08, 2F

06/18 16:25, 1周前 , 3F
更正一下,日本時總督府在林口成立的是茶“業”傳
06/18 16:25, 3F

06/18 16:25, 1周前 , 4F
習所,從種茶、製茶到行銷全部都教的。很多人因為
06/18 16:25, 4F

06/18 16:25, 1周前 , 5F
讀音一樣,常把名字寫錯。其位置即現在的林口高中
06/18 16:25, 5F

06/18 16:25, 1周前 , 6F
,附近的選手村當年都是茶業傳習所的實習茶園。
06/18 16:25, 6F

06/18 22:42, 1周前 , 7F
大推
06/18 22:42, 7F

06/20 07:10, 6天前 , 8F
台塑對林口的影響很深遠
06/20 07:10, 8F

06/20 07:10, 6天前 , 9F
多加介紹很正常不是?
06/20 07:10, 9F
文章代碼(AID): #1cRw0t4g (LinKou)
文章代碼(AID): #1cRw0t4g (LinK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