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府城大街巷仔Niau攻略

看板Tainan (台南)作者 (狼為名我)時間6小時前 (2025/10/26 23:03),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3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作為府城建城300的系列活動,上星期10/17至19日在當年連接大東門及大西門的大街遺跡 :自東門城向西的東門路一段(原東門路)、民權路一段(原建國路)、民權路二段(原 民權路)舉辦「一起府城極普}大街」,該活動在大街沿線設有7隻巷仔Niau立體雕像,作 為7處大街古地名錨點,沿路騎樓還有11處古街名地牌,以下就來介紹這些雕像、地牌, 並記錄要去哪裡找這些巷仔Niau: 第一隻巷仔Niau就位於東門城前方,訪客可以從府連路沿斑馬線進入圓環,可以說是七隻 貓裡面最好找的;早期大東門外為通往關帝廟(關廟)、羅漢門(內門)的道路,又稱為 中路,現今這條古道部份編為縣道182號道路;道光年間於大東門外建有東外城,開東郭 、仁和、永康三門,並建巽方、艮方二礮臺,因此大東門也是府城唯一一座門裡門外都在 城內的城門。 https://i.imgur.com/LVkYgyQ.jpeg
沿著東門路往西走,首先會走在東門大街上、接著來到彌陀寺街;彌陀寺街的地牌可以在 東門路西行側、慶東街口至彌陀寺間找到。 https://i.imgur.com/KYf7q9L.jpeg
https://i.imgur.com/RTPd2xV.jpeg
第二隻巷仔Niau位於龍泉井廟前,龍泉井廟旁曾經有一口水井,據說該井位於龍脈之上, 龍泉井之名或許即由來自此;龍泉井廟於十八、十九世紀交會之際建於龍泉井旁,因此得 名龍泉井廟,原主祀福德正神,現主神已改為清水祖師。 https://i.imgur.com/SLUxHkp.jpeg
龍泉井廟對面、自彌陀寺以東的街區開始進入祝三多境的地牌範圍,祝三多境得名自十八 世紀初建廟的祝三多廟,主祀福德正神,祝三多則為「多富、多壽、多男子」之意。 https://i.imgur.com/Fnzixl2.jpeg
https://i.imgur.com/mWuXnNF.jpeg
自祝三多廟向西經過東門路橋,這裡是大人廟境,得名自歷史與祝三多廟同樣悠久的大人 廟,主祀朱、池、李三王爺,亦有實際主祀鄭氏三代的傳聞;大人廟前為東門圓環,相傳 為國姓爺告祭山川的祭壇所在,故名山川臺,第三隻巷仔Niau位於東門圓環與民權路一段 路口西行側的變電箱旁。 https://i.imgur.com/qOIfZKL.jpeg
山川臺以西的街區古稱將軍祠,得名自已消失的吳將軍祠,主祀國姓爺的部將;接著在東 嶽殿前的民權路東行側會遇到金葫蘆街的地牌,據說此段街區曾有一間以金色大葫蘆作為 招牌,故名金葫蘆。 https://i.imgur.com/Bl057Wr.jpeg
https://i.imgur.com/rrGsuQx.jpeg
https://i.imgur.com/OMES0J1.jpeg
金葫蘆往西經過今天的青年路,開始進入昔日大街鬧區所在,大街兩側因為攤販的阻隔, 形成平行但名稱不同的街區,比如現在民權路一段西行側即名為嶺後街、東行側則名為嶺 前街,得名自昔日城內最高點——鷲嶺。 https://i.imgur.com/IZLoZRi.jpeg
https://i.imgur.com/awUcmAp.jpeg
https://i.imgur.com/JpdMI7j.jpeg
https://i.imgur.com/mINBSul.jpeg
嶺前街、嶺後街西側分別接續枋橋頭、紅布袋,前者得名自德慶溪支流枋溪,昔日大街在 跨越枋溪處建有枋橋;枋溪匯入德慶溪處附近有一碼頭,相傳為東印度公司通譯何斌的宅 邸所在,何氏常被認為是說服國姓爺佔領臺灣的重要人物;枋溪碼頭在十九世紀時由鹽商 吳尚新購入開闢為紫春園,又稱樓仔內、吳園,為四大名園之一;枋橋頭北側的紅布袋則 得名自七娘媽廟做十六歲祭典所需的紅布袋。 https://i.imgur.com/iim59WX.jpeg
枋橋頭、紅布袋向西接續打鐵街、針街,反映當時大街上產業分區的型態。 https://i.imgur.com/Am3lISV.jpeg
https://i.imgur.com/wUda919.jpeg
https://i.imgur.com/jkX16nk.jpeg
https://i.imgur.com/YCCfLbx.jpeg
針街、打鐵街的西端約在大上帝廟前,這裡也是鷲嶺所在,代表鷲嶺的巷仔Niau大概是七 隻貓裡面最難找的,它的位置在廟旁的95巷內。 https://i.imgur.com/zGFNDoA.jpeg
針街、打鐵街於大上帝廟前交棒給鞋街、草花街。 https://i.imgur.com/ycWRa4w.jpeg
https://i.imgur.com/Bg72758.jpeg
https://i.imgur.com/Hbgybhn.jpeg
https://i.imgur.com/Hd2mSrs.jpeg
接著來到民權路、忠義路口,這個路口在當年又稱十字大街,是昔日府城最熱鬧的街區, 相傳通往鳳山的南路與通往嘉義、彰化等地的北路亦在此交會,可說是十九世紀以前全島 的公路原點;草花街、鞋街分別在此接續帽仔街、竹仔街。 https://i.imgur.com/rCkk0EF.jpeg
https://i.imgur.com/U71dbyG.jpeg
https://i.imgur.com/iRywXMf.jpeg
https://i.imgur.com/XhSKsra.jpeg
下一個路口是民權路、永福路口,在這個路口有一個不起眼的水溝蓋,原本是一座名為大 井的水井所在,大井的開鑿時間不明,但最晚不會晚過十七世紀初東印度公司在這一帶建 立市街時,因此大井可說是見證府城400年發展的重要遺跡;大井一帶在十七世紀時原是 海岸邊,曾經建有名為大井頭的碼頭,後來隨著臺江內海的淤積,大井頭雖然消失了,卻 在此處留下了大井頭的地名。 https://i.imgur.com/TmsdRKb.jpeg
大井頭往西為一段短短的下坡,卻有著五條古街名,可見當年大井旁井亭夜市之興盛,接 續竹仔街的街名依序為武館街、十三舖、內宮后,連接帽仔街的則為大井頭、內南河,內 宮后、內南河之名表示它們是五條港水仙宮後、南河港通往府城道路的城內段,其中宮後 之名留存在現今的宮後街,此處也是最後一隻巷仔Niau的所在之處。 https://i.imgur.com/YT7FpoB.jpeg
註:10/19活動結束後這隻貓搬家到宮後街15號前。 https://i.imgur.com/VBUqnre.jpe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23.18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761491006.A.E11.html

10/26 23:59, 5小時前 , 1F
推攻略~
10/26 23:59, 1F

10/27 00:06, 5小時前 , 2F
推 完整收集
10/27 00:06, 2F

10/27 00:09, 5小時前 , 3F
10/27 00:09, 3F

10/27 01:07, 4小時前 , 4F
10/27 01:07, 4F

10/27 02:14, 3小時前 , 5F
推!
10/27 02:14, 5F

10/27 02:35, 3小時前 , 6F
10/27 02:35, 6F
文章代碼(AID): #1e_ZW-uH (Tainan)
文章代碼(AID): #1e_ZW-uH (Ta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