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海洋紀事 紀錄片介紹

看板I-Lan (宜蘭)作者 (小黃)時間19年前 (2005/04/22 04:32),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4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南方澳海洋紀事》 CHRONICLE OF THE SEA, NAN-FANG-AO 製片.導演:李香秀 攝 影:秦鼎昌、沈瑞源 協同攝影:周以文、王國雄、林文義、劉三郎 海底攝影:張也海、羅力 錄 音:林秀榮、戚務威、李香秀 剪 接:蕭汝冠、趙家億 音 樂:陳建年 影片規格:35釐米 片 長:98分鐘 語 言:台語、國語、英語、菲律賓母語 影片簡介 南方澳位於台灣東北部的宜蘭縣蘇澳鎮境內,東環太平洋。總人口數九千多人,其中從 事漁業的人口有百分之八十。 長久以來,南方澳是鯖魚的故鄉。以?魚為主要捕撈對象的大型圍網漁業於1973年在南方 澳因應而生,帶來數年間的繁榮。直到近年,因為海洋生態的改變造成魚群銳減,使得 大型圍網漁業面臨淘汰的命運。 當退休漁撈長陳傑翻閱著他的海洋記錄簿敘述一段大型圍網的風光期時,另一位現任的 漁撈長張阿海同時帶領著我們航出南方澳,駛向台灣北部彭佳嶼海域,並展開一段海上 捕撈的旅程。雖然,大型圍網船隊依然在夜裡的大海中上演著壯麗的人與?魚間的捕撈 對抗,但是這個場面已經不及過往捕撈的精彩。 除了海上的捕撈實況,漂流浮擺在浩瀚大洋的大型圍網船隊母船上的台灣籍幹部、大陸 籍漁工與菲律賓籍漁工等三十人共組的小型社會於白天休憩、夜間作業的生活型態,亦 是本片紀錄的重點。 由於蘇澳青年人口大量往都會發展,導致當地漁業人口的困乏。目前,南方澳的外來漁 工便達千人以上,也因此形成了南方澳特殊的人文景象。其中,大型圍網船隻所雇用的 漁工中,大陸漁工因為台灣與大陸間不可解的政治對立而使得他們的岸上生活必需留在 港區的海上船屋內,而合法來打拼的菲律賓籍漁工們則被允許自由地在南方澳漁村這個 異鄉的生活。深受西方影響的菲籍漁工因此在南方澳構成了一個多元文化與宗教交融的 特殊景象。 本片不僅僅是南方澳大型圍網的故事,還有陸地上有趣的代表--蓮春檳榔攤;這個各式 船員與女性眷屬進出的據點,延繩釣船長的太太阿玉是其中一個代表。阿玉在港邊送君 出航後,等待先生回航的過程中,在蓮春檳榔攤與朋友們聊天喝酒是最佳生活的調解, 直到船長先生的再一次回航,阿玉又回到先生的懷抱。 《南方澳海洋紀事》訴說的是人與海洋的故事。深刻描繪人類與海洋生物的互動,呈現 的是漁民的海洋性格。本片亦是首部跨越台灣本土與台灣北部海域的紀錄片。 導演資歷 李香秀 獨立電影工作者,亦為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電影組專任講師。美國天普 大學電影與多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目前在台南藝術大學就讀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 。曾擔任過《飲食男女》導演助理、《愛你愛我》副導演。 個人作品: 《南方澳海洋紀事》,2004 第41屆金馬獎紀錄片競賽最佳紀錄片作品 《消失的王國-拱樂社》,1999年 台灣2000年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生命的風景】單元參展 並獲得亞洲電影促進獎評審特別推薦獎(NETPAC Award Special Mention) 美國1999年夏威夷國際影展提名為最佳紀錄片競賽項目入圍作品 第36屆金馬獎紀錄片競賽入圍作品 第三屆(2001)漢城女性影展觀摩 16釐米黑白紀錄短片《新普生之家》,1993年 8釐米劇情短片 《通往天堂的火車》,1991年 8釐米劇情短片 《D.J.之死》,1989年 以上三部作品皆獲得新聞局頒發的金穗獎各一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222.64

218.160.125.189 04/22, , 1F
借轉羅高版:)
218.160.125.189 04/22, 1F
文章代碼(AID): #12Q0tee5 (I-Lan)
文章代碼(AID): #12Q0tee5 (I-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