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2,444億的「舉債建設」,憑什麼讓高雄市

看板Kaohsiung (高雄)作者 (茚)時間7年前 (2017/11/16 17:35), 7年前編輯推噓48(546402)
留言462則, 54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這篇文章我覺得很值得大家深思 因此分享給各位版友 相信可以思辨出很多議題 這幾年高雄變很多 表面上進步飛快 市容大改造 但為何很多人會逃離高雄呢? 這篇文章分析了很多面向 直到大家好好檢視 以下內容來源為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3197 標題—— 2,444億的「舉債建設」,憑什麼讓高雄市的下一代承擔? 內文—— 文:易俊宏(綠黨發言人) 日前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發佈記者會指出,高雄市府舉債已逼近上限,因此提出「零 舉債」的訴求;雖然陳菊表示「仍有舉債空間 不影響前瞻建設」,但作為高雄市的第三 勢力,我們仍有責任提醒市民朋友該注意的事情。 高雄市政府公開表示:目前2,444億的債務中,有1,428億是歷任市長累積;換言之,仍有 1016億是陳菊的責任。這些債務,是誰要還?不是陳菊、不是在高雄長期執政的民進黨要 還,而是高雄市市民要共同面對的壓力。如果不達成「零舉債」,要承擔這些債務的,就 是高雄市的下一代。 作為一個青少年工作者,必須要點出這個「世代不正義」的事實:憑什麼孩子們在無法參 與這些決策討論,卻要無條件承擔這些政策的後果?我們這一代有投票權的市民朋友,需 要正視面對我們作為「公民」的責任。 面對批評,市府回應道:陳菊任內的舉債建設,「包括捷運、輕軌和鐵路地下化、治水等 ,就占了700億元」。可是在這些理由能不能禁得起檢視?本文試圖梳理城市治理的政策 脈絡,並且提出建言方向。 捷運、輕軌等軌道運輸,對一個正在發展的都市而言,是重要的;可是以直轄市六都而言 ,高雄市的出生率卻是最低的。自縣市合併以來,2011至2015年的數據顯示:高雄市不但 出生率敬陪末座,甚至人口遷入與遷出的也是連續五年負成長。 在出生率部分,高雄市甚至有推出全國獨有的「第三胎以上可領一次生育津貼四萬六千元 」福利措施(2010年),但是出生率最高仍難突破9%;在移動人口方面,雖然變數很多 ,一個人選擇哪個城市定居有很多考量,但是其他五都在這五年中,或有升降,唯有高雄 是一直負成長。更諷刺的是,高雄市甚至有「幸福高雄移居津貼」此等獎勵政策,雖然釋 出利多,但至今已實施四年,至2016年才共有1,024人提出申請。 上述數據旨在陳述:高雄最迫切的城市治理議題,是人口治理;而且陳菊當前的舉債建設 項目,很有疑義。在人口治理的政策上,這些特別規劃的津貼獎勵作為「拉力」,都無法 改變港都的人口流失;那到底「推力」是什麼? 行政院主計總處的「105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中指出,在直轄市六都裡,高雄市的「醫 療支出」項目,每個家庭高出平均將近兩萬元,也是最高的;可是高雄的「休閒與文化」 項目,每個家庭卻低於平均將近一萬元,是六都中倒數第二。而在收入的部份,高雄市每 個家庭能有收入的人是1.79人,略高於平均(1.75人);但是收入所得總計,卻略低於平 均,一年少了將近3萬元(27,748元)。 從上述資料,我們不妨這樣想像高雄市的家庭藍圖:在高雄,每個家庭投入工作的,比其 他城市還要多,但是收入就差了這麼一點;賺了錢之後,要比其他城市的人花更多錢在看 病,導致於比較少資源去參加藝文休閒活動。勾勒這個家庭藍圖的樣貌,旨在描繪高雄市 人口外移的「推力」。 這個「推力」的勾勒,或許沒有非常完整精確,但是卻跟高雄市民的生活經驗不謀而合。 例如:高雄市的重工業,是全國皆知的;動不動就在「紫爆」的空氣品質,讓市民朋友們 生活在「長時間、低暴露」的污染物中,雖然不會立刻死亡,但是因應長期病變的醫療費 用,就無可避免。公害污染防治,應是政府的責任,但是看病的支出,除了中央健保的給 付以外,就是家庭個人要負擔。 而在這方面的所得分配上,高雄市的貧富差距也在擴大:依據高雄市政府主計處的「高雄 市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指出:(104年)的年收入最高20%的家庭、是收入最低20%家庭的 6.09倍。不但相較於前一年高雄的5.81倍,貧富差距正在惡化,也高於全台的平均值( 6.06倍)。 在這些基礎的數字之上,我們才能進一步檢視:高雄市府的舉債合不合理、再來「公評」 陳菊作為。如果舉債的目的,能夠透過融資換取發展週期長、初期支出大、符合轄區或時 程受益原則的公共服務或公共建設,那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很可惜的事情是,在高雄,從 貧富差距的數字,我們也可請高雄市民自問:美術館、新灣區、農16……種種由地方政 府帶頭炒起來的房市與地價,我們在地方的經濟成長有跟得上嗎? 高雄市的人口持續不斷外移,在許多硬體建設的前提上、早已失了迫切性。而人民信任特 定政黨的結果,並沒有改善許多城市沈痾的問題,於此同時,舉債還逼近了上限。在那些 高昂的、光鮮亮麗的硬體建設之後,是用多少未來世代的權益換得?檯面上看到的是舉債 的赤字,還有檯面下那些看不到的家庭醫療支出,還有生活中經常有感的惡劣空氣品質… …然後平均家戶所得依然偏低、房地產卻徒然翻漲,導致貧富差距愈益加大。 上述種種,都值得有投票權的市民朋友,一起好好想一想:我們投下的那一票,到底默許 了多少政策?在投票以外,地方政府應該要有機制和作為,讓人民有機會參與切身議題的 政策,而非僅有單向的「被告知」。這是人民對市政無感、甚至無力的原因之一。今有公 民團體提出訴求,市府跟議會應該要能廣納言路、重新省思。而身為選民,我們應該要讓 第三勢力政黨有機會帶動良性競爭、也可以讓「舉債建設」的議題,成為下次選舉的關鍵 。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3.145.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510824911.A.B89.html

11/16 17:37, 7年前 , 1F
想必你知道現在台灣國債一個人要背23萬
11/16 17:37, 1F

11/16 17:39, 7年前 , 2F
再來移動人口五都當中最高你知道是那嗎
11/16 17:39, 2F

11/16 17:42, 7年前 , 3F
綠黨就一堆左膠啊 馬的
11/16 17:42, 3F
那請提出想法辯論

11/16 17:44, 7年前 , 4F
搬走就不用承擔了
11/16 17:44, 4F

11/16 17:44, 7年前 , 5F
舉債是假議題,除非政府周轉不靈,不然沒壓力.
11/16 17:44, 5F

11/16 17:45, 7年前 , 6F
主要還是高雄的GDP依然再增加,並且全台第二.
11/16 17:45, 6F

11/16 17:45, 7年前 , 7F
所以高雄有能力舉更多債..
11/16 17:45, 7F

11/16 17:45, 7年前 , 8F
舉債上限是看GDP的.
11/16 17:45, 8F
GDP上升 諷刺的是薪水卻還是低薪 不遵守勞基法的也一堆 ※ 編輯: indene (218.173.145.91), 11/16/2017 17:48:41

11/16 17:47, 7年前 , 9F
ceca不要亂說,舉債上限是看法律規定的
11/16 17:47, 9F

11/16 17:48, 7年前 , 10F
至於那個數字的訂定,跟中央的貨幣政策
11/16 17:48, 10F

11/16 17:48, 7年前 , 11F
有關
11/16 17:48, 11F

11/16 17:48, 7年前 , 12F
你訂太高會造成通膨
11/16 17:48, 12F

11/16 17:48, 7年前 , 13F
所以要跟生產力掛勾
11/16 17:48, 13F

11/16 17:49, 7年前 , 14F
CECA大,其實現在高雄蠻危險的,107年
11/16 17:49, 14F

11/16 17:49, 7年前 , 15F
舉債多出來的金額(多印的鈔票) 要跟實
11/16 17:49, 15F

11/16 17:49, 7年前 , 16F
際的生產力相符
11/16 17:49, 16F

11/16 17:50, 7年前 , 17F
淨舉借69億,如果108開始中油遷入降30
11/16 17:50, 17F

11/16 17:51, 7年前 , 18F
綠吱看到國民黨也反 綠黨也反 是不
11/16 17:51, 18F

11/16 17:51, 7年前 , 19F
是只有民進黨不反 超可憐的
11/16 17:51, 19F

11/16 17:51, 7年前 , 20F
億,還有30億,但未來黃線投入上限就
11/16 17:51, 20F

11/16 17:51, 7年前 , 21F
直接炸掉了...
11/16 17:51, 21F

11/16 17:51, 7年前 , 22F
前瞻全都軌道?失去迫切性?要看看週遭
11/16 17:51, 22F

11/16 17:51, 7年前 , 23F
國家嗎?
11/16 17:51, 23F
文章是說:高雄市的人口持續不斷外移,在許多硬體建設的前提上、早已失了迫切性。 你能翻譯成前瞻建設失去迫切性也是蠻厲害的 況且確實先解決外移問題確實是重要的 難不成高雄要變成很華麗的空城?

11/16 17:52, 7年前 , 24F
黃線是有機會會變成壓垮高雄財政的最後
11/16 17:52, 24F

11/16 17:52, 7年前 , 25F
以及現在每年地政局都在標售近30億土
11/16 17:52, 25F

11/16 17:52, 7年前 , 26F
舉債上限公式取決於GDP...經發局長講的..XD
11/16 17:52, 26F

11/16 17:52, 7年前 , 27F
蓋那麼多音樂廳根本是浪費錢 最後也只
11/16 17:52, 27F

11/16 17:52, 7年前 , 28F
會淪為蚊子館
11/16 17:52, 28F

11/16 17:52, 7年前 , 29F
一根稻草 不過也可以看成這關過了 以後
11/16 17:52, 29F

11/16 17:52, 7年前 , 30F
有問題..可以問她
11/16 17:52, 30F

11/16 17:52, 7年前 , 31F
地,這要祈禱未來台灣都不要再進入景
11/16 17:52, 31F

11/16 17:52, 7年前 , 32F
氣寒冬期...標售不順也是躺平
11/16 17:52, 32F

11/16 17:52, 7年前 , 33F
高雄也不會再有重大舉債建設了 算是最
11/16 17:52, 33F

11/16 17:53, 7年前 , 34F
後一哩路了
11/16 17:53, 34F

11/16 17:53, 7年前 , 35F
他的確講錯啊
11/16 17:53, 35F

11/16 17:53, 7年前 , 36F
舉債上限是由法律規定的
11/16 17:53, 36F
還有 386 則推文
還有 4 段內文
11/16 22:01, 7年前 , 423F
今天你把整個GDP的單一議題拿出來講
11/16 22:01, 423F

11/16 22:01, 7年前 , 424F
殊不知 我們這些高雄人擔心的不只是工
11/16 22:01, 424F

11/16 22:01, 7年前 , 425F
11/16 22:01, 425F

11/16 22:01, 7年前 , 426F
每年加工區的致癌人數是市區的三倍
11/16 22:01, 426F

11/16 22:01, 7年前 , 427F
那菊政府是否有在做事是我們的疑問
11/16 22:01, 427F

11/16 22:01, 7年前 , 428F
種種數據被搬出來都
11/16 22:01, 428F

11/16 22:01, 7年前 , 429F
誰知道誰在背後操控這些數字
11/16 22:01, 429F

11/16 22:01, 7年前 , 430F
你說不動產是一個城市的根基
11/16 22:01, 430F

11/16 22:01, 7年前 , 431F
沒錯 這是一個社會事實
11/16 22:01, 431F

11/16 22:01, 7年前 , 432F
但就是因為炒房
11/16 22:01, 432F

11/16 22:01, 7年前 , 433F
民眾買不起房子 也開始外移了
11/16 22:01, 433F

11/16 22:03, 7年前 , 434F
所以重點應該是
11/16 22:03, 434F

11/16 22:03, 7年前 , 435F
這700億當中 是否真的花在這些前瞻上
11/16 22:03, 435F

11/16 22:03, 7年前 , 436F
這些舉債是不是真的拿來做有用途的建設
11/16 22:03, 436F

11/16 22:15, 7年前 , 437F
高雄房價民調指數是六都滿意度最高的..XD
11/16 22:15, 437F

11/16 22:15, 7年前 , 438F
人民都用腳投票跑去房價更貴的地方了.
11/16 22:15, 438F

11/16 22:15, 7年前 , 439F
so...炒房=人口外移??...喔不.
11/16 22:15, 439F

11/16 22:15, 7年前 , 440F
炒房 = 人口大幅增加...
11/16 22:15, 440F

11/16 22:16, 7年前 , 441F
如果只看數據的話其實是這樣反應的.
11/16 22:16, 441F

11/16 22:49, 7年前 , 442F
陳菊亂花錢的下場就是,以後遇到有能力的市
11/16 22:49, 442F

11/16 22:49, 7年前 , 443F
長想努力也沒本錢了,而且還先背一屁股債
11/16 22:49, 443F

11/16 22:53, 7年前 , 444F
民進黨解決問題的方法簡單有效,讓不滿意市
11/16 22:53, 444F

11/16 22:53, 7年前 , 445F
政和有能力的人滾,剩下的人愈來愈綠就好了
11/16 22:53, 445F

11/17 00:29, 7年前 , 446F
lam到底知道再說什麼鬼話嗎 XD
11/17 00:29, 446F

11/17 00:48, 7年前 , 447F
正港深綠看完只會覺得,so what~~對牛彈
11/17 00:48, 447F

11/17 00:48, 7年前 , 448F
琴,在高雄民進黨躺著還是會贏~
11/17 00:48, 448F

11/17 01:08, 7年前 , 449F
菊皇威武!
11/17 01:08, 449F

11/17 04:00, 7年前 , 450F
推力是薪資,拉力也是薪資,說這麼多去
11/17 04:00, 450F

11/17 04:00, 7年前 , 451F
問外移人口、去問留下的人不就知道,至
11/17 04:00, 451F

11/17 04:00, 7年前 , 452F
少我身邊外移是因為薪資,留下是因為家
11/17 04:00, 452F

11/17 04:00, 7年前 , 453F
有長輩,還在扯薪資不是重點的大概就跟
11/17 04:00, 453F

11/17 04:00, 7年前 , 454F
為什麼不吃兩個便當一樣吧
11/17 04:00, 454F

11/17 04:58, 7年前 , 455F
事實就是大家都想住台北啊
11/17 04:58, 455F

11/17 08:13, 7年前 , 456F
蓋一堆軌道人口繼續外流,債留下一代
11/17 08:13, 456F

11/17 11:47, 7年前 , 457F
舉債下一步就是增稅砍福利,護航的是
11/17 11:47, 457F

11/17 11:47, 7年前 , 458F
都以為不用還錢,還是覺得債留下一代
11/17 11:47, 458F

11/17 11:47, 7年前 , 459F
沒差?真的很悲哀
11/17 11:47, 459F

11/17 22:56, 7年前 , 460F
靠資產賺錢的 這波炒完下一代都很有錢了..
11/17 22:56, 460F

11/17 22:56, 7年前 , 461F
就真的沒差阿..
11/17 22:56, 461F

11/18 19:40, 7年前 , 462F
本肥宅超懷疑真正用在建設有多少,頗呵
11/18 19:40, 462F
文章代碼(AID): #1Q3LlFk9 (Kaohsiung)
文章代碼(AID): #1Q3LlFk9 (Kaohsi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