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2,444億的「舉債建設」,憑什麼讓高雄市

看板Kaohsiung (高雄)作者 (生活藝術大師 ￾ N)時間7年前 (2017/11/17 14:50), 7年前編輯推噓66(10034377)
留言511則, 79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 引述《znlin (看海大叔)》之銘言: : 請參考 :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507862421.A.C03.html :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507854502.A.E15.html : 高雄市政府為何會債務這麼高?簡言之就是高市府投資在獲利低的建設(如造橋鋪 : 路、蓋展覽館、世運、公園…等)而造成入敷不出的情況。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25000141-260209 : → ceca: 高雄人口外流和低薪是"人民"的問題. 36.238.36.43 11/16 18:56 : → ceca: 不是政府的. : 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工作在哪裏?就業人口就往哪裏移。如果沒中科,相信台中人口 : 難超越高雄。當初高市府與南市府何必爭取台積電三奈米製程? 這我前幾天才在股版推文推過. 20年前沒人想到,台灣居然還在靠科技業. 造成今天,哪個縣市,誰有科技業,誰就強大的局面. 以前一個產業興盛大概就20年,過了20年就會變成普普通通. 然後會產生更新的產業. 科技業這種東西,3x年前就開始興盛(個人電腦起飛時代). (我念工程也是因為那時候科技業很興盛,所以才選工程科系) 但是那時候,高雄可是非常強大的,因為有港口有重工業有貿易業等等等. 所以中央政府並沒有配置科技業給高雄,就像台北也沒有科學園區一樣. 你在配給高雄和台北,那其他縣市玩屁阿??... 然後來到了2000年網路泡沫崩潰. 97台海危機造成有錢人外移,中國強大造成高勞力密集度產業外移. (97那一波對台灣傷害很大,只是一般人都不太清楚.. 一般人不太清楚台灣多少重要的有錢人.抱了多少錢,跑去拿綠卡不回來了.) 因此高雄有廣大的有錢人+工廠都跑光了. 然後...一樣,台灣還是靠著科技業. 中央的想法就是,台灣不能只有科技業,以理論來看,再過10年也許科技業就走下坡. 所以台北高雄依然不給科技業. (別忘了,20年前崩潰前,高雄可是不可一世. 剛要蓋85大樓的時候,高雄人都在喊要超越台北了...你看遠百還要蓋103.. 台北101根本沒人放在眼裡.當然還沒蓋好前,東帝士就垮了,噓噓東也嚇到停手) 因為...認知一樣,台灣不能只有科技業.. 那時候還在夯生技,醫工.. 所以一度路科還要當作醫工的發展聚落...結果當然效果很差. 後來夯雲端. 高軟要當雲端的先鋒,效果還是很差. 反正那時候高雄再嘗試非常多的新產業,全都效果很差... 但是無奈,後來台灣這20年依然只是繼續依靠科技業. so...高雄產業轉型才會這麼辛苦. 因為...一直在替台灣做先鋒,嘗試各種"新"產業. 最後效果都很差...XD 就像今天,又要嘗試VR產業,風力發電??.. 當然循環經濟是重工業的變形那是另外一件事情. so...高雄的產業問題,其實跟中央的產業布局有很直接的關係. 但是反觀高雄的重工業和基礎代工業,反而越來越強大...XD (看看中油新三輕新四輕,看看日月光王朝,看看合發產業園區搶土地狀況) 這其實很諷刺. 創新??..研發??...這些都只能賠錢吃大便收場.. 看看奇異公司多強大阿,世界最頂尖的技術和研發能力. 最近還不是衰退很嚴重.還要砍部門.連創辦人愛迪生留下來的照明都留不住要砍掉了. 反而高雄老產業歷久彌堅... : 以前也在推文說過,高雄市的環評與消防過嚴讓廠商縮手但只有製造業與農業(真真 : 實實地生產出東西)才能賺錢,否則即便是高專業度的律師業、醫療業也是賠錢。 這是中央的問題. 配置甚麼產業給高雄...是中央掌控的. 另外,一個港口都市,其實有很多賺錢手段. 看看新加坡,香港... 金融阿貿易阿品牌阿觀光阿.. 其實你看觀光,高雄也是台灣第二強.... 當然最近受陸客衝擊很大,但是依然是第二強,因為其他人死更慘. 一級二級產業思維其實已經過時很久了. 比特幣都突破了貨幣概念... 還在製造生產挖礦??.....XD 最近澳洲經濟大幅衰退,也跟他們礦業大蕭條有關... 農業方面,你根本打不贏土地大的國家的畜牧以及人工便宜的耕種. 而你一個國際大港口都市,沒好好善用國際大港的優勢,跑去種田?..有點科科. : 環評與消防當然要有要求但是也不能高到讓人做不下去。 這是中央的問題... 上次不是有議員罵說,科學園區設廠環評太過麻煩. 政府也是說那是中央掌控的,高雄市政府無法干涉. : 製造業是產業之母。或許有人會反對說:空氣品質跟工作哪個重要? : 如果高市府再不修正建設方向,債台高築的情況是不能解決。或許有人說發展製 : 造業會影響我們的健康、環境但是從事虧錢的產業就能撐得比較久?見仁見智。 高汙染的製造業,其實高雄已經一大堆了. 沒看到日月光王朝怎樣擴張...XD : 高市府能夠發展真正能獲利的產業,不僅為高市府帶來稅收且人民安居樂業、藏富 : 於民,這才是長遠的作法。 高雄GDP一直成長阿. 並且是台灣第二多...比新北還強大.更不用論新竹.. : 製造業的空氣污染或許要花錢去看醫生但沒錢連生活費都沒著落。不然高雄人口怎 : 會外移? 台中火力發電廠造成的污染不嚴重?為什麼人口還是會往台中移? 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我講過,GDP是高雄政府的問題,但是人民薪資是人民的問題. 我所謂的政府,是你把政府當一個法人... 一個法人最重要的是他的營收和資產... 高雄市政府,營收全台灣第二高,並且還在增加... 很強很大.... 所以高雄並沒有衰退,反而是從衰退回到成長期了. 只是問題是...實際上成長的產業... 很多都不是高薪,或是工作人口太少.. 例如中油新三輕...他才用我忘了是不是一兩千人... 但他的產能可能比上萬人的科技廠還強大. 或是日月光王朝,他瘋狂擴展,甚至想要把整個五輕釋出土地都吃下來. 可是他給的薪水就很顆顆. 但是你站在高雄這個法人的角度去看. 挖靠,好會賺,工廠一間間的開,強度也都很強大,又會賺錢...XD 但是站在人民角度...工作機會很少,薪水大多都不高. 這才是目前高雄的現象. 產能上升,產業蓬勃發展,土地搶翻天... 但是薪水成長很低,工作機會很少... so...這是人民的問題,不是高雄這個"法人"的問題. 並且很多建設,都是對高雄這個法人有很強大的好處. 例如會展中心...發展會展產業...確實有效,並且現在那個第一期的會展中心. 使用率還超乎預期的好....所以現在在籌劃第二期. 你看多少版友說蚊子館,但實際上他對高雄這個法人影響可是很大. 同樣的觀光好了,一堆人罵陸客,但是想當初陳菊在六合夜市怎麼講的..XD 那時候還一度要把六合夜市延長到中華路去,只是卡到攤位自治法而沒達成. 那是你人民沒吃到陸客的好處,但是很多攤販和政府和企業都在陸客身上賺一大筆. 所以才蓋旅運中心....然後蓮池潭旗津BOT,搞天空之眼,搞內門動物園,搞興達港遊艇成. 同樣的軌道運輸也是...路竹延伸線幹嘛打死都要往北跑,因為本洲工業區因為路科. 跟你人民當然沒關係,但跟政府有關係. 有這條捷運,高雄的產業會更加龐大...高雄會更強... 你看,高雄洲際港市不是也在瘋狂擴張,小港機場是不是也擴張... 這些到時候擴張下去,高雄的基礎就更強大,建構在上面的產能也會更多更多. so...太多人站在人民的角度看高雄政府這個法人. 會有很嚴重的誤解和誤判. 高雄這個法人正在很強大中. 並且因為他在成長,所以瘋狂的借錢來投資. 就像如果你回到2008年,股票3000點,請問你會部會借一堆錢來丟股票等增值?? 同樣的道理,高雄正瘋狂的舉債來投資.. 並且你看他舉債,但是他的資產增加速度又遠高於舉債額. 也就是你本來身價3億,你欠2000萬... 請問有一個投資機會,要借500萬,但可以增加資產1000萬,你幹不幹?? 幹阿m當然幹阿... 可是銀行說..因為你的個人條件,所以你的借款額度只剩下600萬?? 那怎麼辦??... 還不簡單,我有三億資產,我拿個500萬出來賣,就好啦. 所以我先借500萬去投資,讓資產增加1000萬,然後再慢慢的賣500萬資產. 這不就我們高雄市政府在幹的事情...XD 資產三兆,負債兩千多億,前瞻黃線600億..光土地評估的增值就超過1000億以上. 我問你,你是高雄這間公司的CEO,請問你為啥不幹.. 你不幹我看股東會議直接把你革職比較快. so....為啥要還債??...為啥不舉債??...因為要賺錢啊...就這麼簡單. 至於人民??....那個是別的問題. 法人會優先以自己強大為主要目標...等自己強大了.才會挪移資源來照顧員工. 這是必然的,每一個法人的CEO都是這樣子幹的. 你不這樣幹,股東會議直接先拉你下台再說. 高雄還算很客氣了..你看香港,法人多強大阿,一般人民多痛苦阿...XD 另外最後講一下. 地方政府其實能力很有限. 科學園區,重工業,港口,全都是中央管的. 也就是說,你要設立科學園區,是中央政府的事情,跟高雄政府無關. 這也是為啥現在中央政府是陳菊開的,陳菊在瘋狂的要科學園區設在橋頭的主因. 所以產業大方向的問題,你要檢討的不是高雄市政府,而是中央政府. 當然中間阿扁執政8年...這也是你要檢討的對象沒錯. 為啥那時候沒有把南部科學園區設在高雄,讓台南當附屬?? so...這個問題要罵的一直都是中央政府. 你罵高雄市政府是沒有用的...他沒那個權力. 你自己想想,你今天是市長這個CEO...請問你怎樣改變高雄的產業?? 引導台積電來??..土地不歸你管,科學園區不歸你管..你怎樣引導?? 而政府幹嘛大力搞觀光... 很簡單,我講過地方政府的直接性收入,很多都是來至於不動產. 另外觀光可以大幅增加零售業的營業額... 最後,這是地方政府可以自己掌握的產業.. 也就是說,港口,機場,中油中鋼,台積電聯發科...都跟你高雄市政府無關. 你可以搞的產業,除了答應日月光去把人家不用的廠地吃下來擴張外. 就是搞觀光拉...其他都跟你無關...XD 所以政府才瘋狂搞觀光. 同時帶動資產大幅拉升+零售業的營業額大幅拉升. 所以其實我們政府非課稅收入,也因為觀光業有增加不少. 像H2O旅館就是地上權,政府在這邊除了抽他房屋稅外,還可以收地租,這都是非課稅收入. 並且無論你一條龍半條龍,你都要繳稅,這些都是零售業營業額. 後面會變成統籌分配款回饋高雄. 另外觀光客會搭捷運,或使用公共腳踏車等,所以又成了"子公司"的收益. 這就是政府瘋狂搞觀光的主因...可以撈更多錢. 當然跟人民無關....這是政府自己的事情. 至於人口外移. 現在基本上幾乎都是看科技業,科技業在哪,人口就跑去哪...XD 然後科技業掌握在中央手上.... 因此結論一下. 高雄這個法人正在變強中...所以你說他衰退..你錯了.. 因為高雄法人在成長,所以很愛舉債.所以你說他吃老本你錯了,他在借錢投資低點買進. 你說高雄政府不會發展產業,人家都有台積電...你錯了,這是中央的問題你要罵蔡英文. 你說高雄人口外移??..這..跟上面一樣,你要罵的是蔡英文..這是中央的問題. 高雄整體是在變強大中,但是政府變強大,人民還沒吃到糖果. 這個糖果哪時候會落到人民口中,以正常來看可能還要等好一段時間. 等到政府強大到一個程度才會回饋... 也就是當高雄產業發展到很強大,自然因為工作量大增而開始搶人,搶人造成薪資上漲. 但是這是站在高雄市政府的角度去看. 實際上,如果中央政府可以調整一些對高雄的定位和配置. 其實可以很輕鬆地輕易扭轉這個現象. 最簡單的就是,直接在高雄市區附近開科學園區..例如橋頭或是大寮. (誰有科學園區誰升天) 水電問題不難解,再生水廠第一座已經啟用,明年第二座就啟用,電沒缺過. 至於汙染總量管制,這個一樣可以解... 問題在於中央願不願意. 所以各位與其罵高雄市政府,不如去罵我們總統和行政院長比較實在. 不要罵錯人了...XD 我是不知道,綠黨一個發言人. 會把中央和地方的職權搞不清楚,把舉債投資和吃老本也搞不清楚. 然後發表了這樣一篇聳動但是無腦的文章. 到底是政治算計別有居心,還是真的很笨甚麼都不懂... 你說一般人民不懂,那太正常了...一般人民又沒關心過政府財報,產業型態,發展型態. 但是你一個政黨你不懂...靠杯...你是來搞笑的嗎?? 不然就是..有刻意混淆視聽,移植錯誤觀念給人民的陰謀味道存在.. : ※ 引述《indene (茚)》之銘言: : : 這篇文章我覺得很值得大家深思 因此分享給各位版友 : : 相信可以思辨出很多議題 這幾年高雄變很多 : : 表面上進步飛快 市容大改造 但為何很多人會逃離高雄呢? : : 這篇文章分析了很多面向 直到大家好好檢視 : : 以下內容來源為關鍵評論網 : :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3197 : : 標題—— : : 2,444億的「舉債建設」,憑什麼讓高雄市的下一代承擔? : : 內文—— : : 文:易俊宏(綠黨發言人) : : 日前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發佈記者會指出,高雄市府舉債已逼近上限,因此提出「零 : : 舉債」的訴求;雖然陳菊表示「仍有舉債空間 不影響前瞻建設」,但作為高雄市的第三 : : 勢力,我們仍有責任提醒市民朋友該注意的事情。 : : 高雄市政府公開表示:目前2,444億的債務中,有1,428億是歷任市長累積;換言之,仍有 : : 1016億是陳菊的責任。這些債務,是誰要還?不是陳菊、不是在高雄長期執政的民進黨要 : : 還,而是高雄市市民要共同面對的壓力。如果不達成「零舉債」,要承擔這些債務的,就 : : 是高雄市的下一代。 : : 作為一個青少年工作者,必須要點出這個「世代不正義」的事實:憑什麼孩子們在無法參 : : 與這些決策討論,卻要無條件承擔這些政策的後果?我們這一代有投票權的市民朋友,需 : : 要正視面對我們作為「公民」的責任。 : : 面對批評,市府回應道:陳菊任內的舉債建設,「包括捷運、輕軌和鐵路地下化、治水等 : : ,就占了700億元」。可是在這些理由能不能禁得起檢視?本文試圖梳理城市治理的政策 : : 脈絡,並且提出建言方向。 : : 捷運、輕軌等軌道運輸,對一個正在發展的都市而言,是重要的;可是以直轄市六都而言 : : ,高雄市的出生率卻是最低的。自縣市合併以來,2011至2015年的數據顯示:高雄市不但 : : 出生率敬陪末座,甚至人口遷入與遷出的也是連續五年負成長。 : : 在出生率部分,高雄市甚至有推出全國獨有的「第三胎以上可領一次生育津貼四萬六千元 : : 」福利措施(2010年),但是出生率最高仍難突破9%;在移動人口方面,雖然變數很多 : : ,一個人選擇哪個城市定居有很多考量,但是其他五都在這五年中,或有升降,唯有高雄 : : 是一直負成長。更諷刺的是,高雄市甚至有「幸福高雄移居津貼」此等獎勵政策,雖然釋 : : 出利多,但至今已實施四年,至2016年才共有1,024人提出申請。 : : 上述數據旨在陳述:高雄最迫切的城市治理議題,是人口治理;而且陳菊當前的舉債建設 : : 項目,很有疑義。在人口治理的政策上,這些特別規劃的津貼獎勵作為「拉力」,都無法 : : 改變港都的人口流失;那到底「推力」是什麼? : : 行政院主計總處的「105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中指出,在直轄市六都裡,高雄市的「醫 : : 療支出」項目,每個家庭高出平均將近兩萬元,也是最高的;可是高雄的「休閒與文化」 : : 項目,每個家庭卻低於平均將近一萬元,是六都中倒數第二。而在收入的部份,高雄市每 : : 個家庭能有收入的人是1.79人,略高於平均(1.75人);但是收入所得總計,卻略低於平 : : 均,一年少了將近3萬元(27,748元)。 : : 從上述資料,我們不妨這樣想像高雄市的家庭藍圖:在高雄,每個家庭投入工作的,比其 : : 他城市還要多,但是收入就差了這麼一點;賺了錢之後,要比其他城市的人花更多錢在看 : : 病,導致於比較少資源去參加藝文休閒活動。勾勒這個家庭藍圖的樣貌,旨在描繪高雄市 : : 人口外移的「推力」。 : : 這個「推力」的勾勒,或許沒有非常完整精確,但是卻跟高雄市民的生活經驗不謀而合。 : : 例如:高雄市的重工業,是全國皆知的;動不動就在「紫爆」的空氣品質,讓市民朋友們 : : 生活在「長時間、低暴露」的污染物中,雖然不會立刻死亡,但是因應長期病變的醫療費 : : 用,就無可避免。公害污染防治,應是政府的責任,但是看病的支出,除了中央健保的給 : : 付以外,就是家庭個人要負擔。 : : 而在這方面的所得分配上,高雄市的貧富差距也在擴大:依據高雄市政府主計處的「高雄 : : 市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指出:(104年)的年收入最高20%的家庭、是收入最低20%家庭的 : : 6.09倍。不但相較於前一年高雄的5.81倍,貧富差距正在惡化,也高於全台的平均值( : : 6.06倍)。 : : 在這些基礎的數字之上,我們才能進一步檢視:高雄市府的舉債合不合理、再來「公評」 : : 陳菊作為。如果舉債的目的,能夠透過融資換取發展週期長、初期支出大、符合轄區或時 : : 程受益原則的公共服務或公共建設,那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很可惜的事情是,在高雄,從 : : 貧富差距的數字,我們也可請高雄市民自問:美術館、新灣區、農16……種種由地方政 : : 府帶頭炒起來的房市與地價,我們在地方的經濟成長有跟得上嗎? : : 高雄市的人口持續不斷外移,在許多硬體建設的前提上、早已失了迫切性。而人民信任特 : : 定政黨的結果,並沒有改善許多城市沈痾的問題,於此同時,舉債還逼近了上限。在那些 : : 高昂的、光鮮亮麗的硬體建設之後,是用多少未來世代的權益換得?檯面上看到的是舉債 : : 的赤字,還有檯面下那些看不到的家庭醫療支出,還有生活中經常有感的惡劣空氣品質… : : …然後平均家戶所得依然偏低、房地產卻徒然翻漲,導致貧富差距愈益加大。 : : 上述種種,都值得有投票權的市民朋友,一起好好想一想:我們投下的那一票,到底默許 : : 了多少政策?在投票以外,地方政府應該要有機制和作為,讓人民有機會參與切身議題的 : : 政策,而非僅有單向的「被告知」。這是人民對市政無感、甚至無力的原因之一。今有公 : : 民團體提出訴求,市府跟議會應該要能廣納言路、重新省思。而身為選民,我們應該要讓 : : 第三勢力政黨有機會帶動良性競爭、也可以讓「舉債建設」的議題,成為下次選舉的關鍵 : : 。 : : 責任編輯:潘柏翰 : : 核稿編輯:翁世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132.7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510901452.A.337.html

11/17 15:01, 7年前 , 1F
岡山有燒過一陣子的太陽能 不過也失敗
11/17 15:01, 1F

11/17 15:01, 7年前 , 2F
了 那時候要推綠能有炒過一陣子
11/17 15:01, 2F

11/17 15:03, 7年前 , 3F
高雄重工業的強大,完全靠低廉的水電
11/17 15:03, 3F

11/17 15:03, 7年前 , 4F
和全民承擔污染,中鋼1年才賺100多億
11/17 15:03, 4F

11/17 15:03, 7年前 , 5F
11/17 15:03, 5F

11/17 15:03, 7年前 , 6F
,污染物設置室內堆置場要花600億,
11/17 15:03, 6F

11/17 15:03, 7年前 , 7F
中鋼工會就去市議會陳情,假如年賺四
11/17 15:03, 7F

11/17 15:03, 7年前 , 8F
千億的台積電就沒問題
11/17 15:03, 8F

11/17 15:03, 7年前 , 9F
用法人來講是對 但重點要回到 你這個CE
11/17 15:03, 9F

11/17 15:03, 7年前 , 10F
O是民選的 而人民不是你的員工 所以會
11/17 15:03, 10F

11/17 15:03, 7年前 , 11F
形成一個很矛盾的問題
11/17 15:03, 11F

11/17 15:05, 7年前 , 12F
就兩兆雙星變兩兆流星
11/17 15:05, 12F

11/17 15:06, 7年前 , 13F
所以中鋼是用多少水量? 現在廠內循環用
11/17 15:06, 13F

11/17 15:06, 7年前 , 14F
水使用率如何知道嗎?有比科技業還多膩?
11/17 15:06, 14F

11/17 15:07, 7年前 , 15F
11/17 15:07, 15F

11/17 15:09, 7年前 , 16F
高雄的重工業現在完全看對岸的臉色,
11/17 15:09, 16F

11/17 15:09, 7年前 , 17F
對岸增產業績就差,對岸減產業績就好
11/17 15:09, 17F

11/17 15:09, 7年前 , 18F
,反觀晶圓代工與記憶體,台廠還是屌
11/17 15:09, 18F

11/17 15:09, 7年前 , 19F
打對岸,諷刺的是對岸為了環保,通常
11/17 15:09, 19F

11/17 15:10, 7年前 , 20F
直接叫重工業去產能,反觀花媽則是縱
11/17 15:10, 20F

11/17 15:10, 7年前 , 21F
容,犧牲市民的肺,爽到高雄重工業
11/17 15:10, 21F

11/17 15:11, 7年前 , 22F
中鋼每天要用12萬噸新水,還霸佔一半
11/17 15:11, 22F

11/17 15:11, 7年前 , 23F
市區唯一的鳳山水庫,回收本來就是應
11/17 15:11, 23F

11/17 15:11, 7年前 , 24F
該的
11/17 15:11, 24F

11/17 15:20, 7年前 , 25F
高雄地產王 推
11/17 15:20, 25F

11/17 15:22, 7年前 , 26F
我看好高雄.......十年二十年後的發展
11/17 15:22, 26F

11/17 15:23, 7年前 , 27F
推推推
11/17 15:23, 27F

11/17 15:25, 7年前 , 28F
用法人比擬是可以 但錢沒進人民口袋
11/17 15:25, 28F

11/17 15:26, 7年前 , 29F
要顧佛祖也要顧肚子的概念 提升產業很
11/17 15:26, 29F

11/17 15:26, 7年前 , 30F
11/17 15:26, 30F

11/17 15:27, 7年前 , 31F
但 人民連活下去的基本需求都沒有怎麽
11/17 15:27, 31F

11/17 15:27, 7年前 , 32F
談提升
11/17 15:27, 32F
正確來講是沒進勞工的口袋. 老闆也是人民之一,有進老闆的口袋. 所以如同那句話...你何苦部當老闆??.. 水電便宜土地便宜人工便宜.. 又有港口又有機場,硬體建設又強大. 此時不當老闆更待何時?? 另外很有趣的一點. 人口大幅增加的縣市,後來市長都換人了. 台北?桃園?台中? 然後人口外移或是持平的縣市,市長位置坐得更穩. 例如台南,高雄... 這.....我也不知道該說甚麼. ※ 編輯: ceca (36.238.132.70), 11/17/2017 15:29:01 ※ 編輯: ceca (36.238.132.70), 11/17/2017 15:29:41

11/17 15:29, 7年前 , 33F
重工業產能減半,空氣馬上好,釋出水
11/17 15:29, 33F

11/17 15:29, 7年前 , 34F
電土地資源,台積電也會來,竹科就是
11/17 15:29, 34F

11/17 15:29, 7年前 , 35F
一個當地居民也賺錢的例子
11/17 15:29, 35F
要移除重工業是中央的事情. 並且中央不會準的. 沒有中鋼中油,科技業第一個垮掉..XD 他們是台灣很多產業的根,沒有它們,很多產業都會垮掉. 所以中央不會準.. 至於市政府,沒那個權力. 不過其實現在中油中鋼董事長都是陳菊的人. 所以...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 編輯: ceca (36.238.132.70), 11/17/2017 15:31:06

11/17 15:31, 7年前 , 36F
所以是老闆的問題還是勞工的問題?
11/17 15:31, 36F
勞工的問題. 你看現在高雄產業園區,只要釋出場地,立刻被搶光光., 所以現在是大量老闆擠過來高雄. ※ 編輯: ceca (36.238.132.70), 11/17/2017 15:32:25
還有 435 則推文
還有 19 段內文
11/18 09:09, 7年前 , 472F
被蚊子咬就把蚊子打死這麼簡單
11/18 09:09, 472F

11/18 09:10, 7年前 , 473F
我看這裡搞不好一堆人都沒借錢投資過
11/18 09:10, 473F

11/18 09:10, 7年前 , 474F
才會有那種想法
11/18 09:10, 474F

11/18 10:33, 7年前 , 475F
政府本來就該以企業的思維來發展國家
11/18 10:33, 475F

11/18 10:34, 7年前 , 476F
才有未來
11/18 10:34, 476F

11/18 10:39, 7年前 , 477F
是在變強大呀,不過是建立在壓榨人民的
11/18 10:39, 477F

11/18 10:39, 7年前 , 478F
前提下
11/18 10:39, 478F

11/18 10:43, 7年前 , 479F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有錢的生活越來越方
11/18 10:43, 479F

11/18 10:43, 7年前 , 480F
便,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好,這的確是強大
11/18 10:43, 480F

11/18 10:43, 7年前 , 481F
,的確是高速發展
11/18 10:43, 481F

11/18 10:44, 7年前 , 482F
但是不會是底層希望的發展
11/18 10:44, 482F

11/18 10:47, 7年前 , 483F
最後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底層出走,變成一
11/18 10:47, 483F

11/18 10:47, 7年前 , 484F
個機能完整有錢人的養老天堂
11/18 10:47, 484F

11/18 11:28, 7年前 , 485F
abc55322 台北就是底層的天堂,有錢的地獄?
11/18 11:28, 485F

11/18 11:29, 7年前 , 486F
從房價租金薪資比,到後續生活開銷,南部應
11/18 11:29, 486F

11/18 11:30, 7年前 , 487F
負擔輕很多,論後續升遷發展,也是產業結構
11/18 11:30, 487F

11/18 11:30, 7年前 , 488F
與中央政策更有關聯...
11/18 11:30, 488F

11/18 13:41, 7年前 , 489F
機能完整的代價就是生活開銷的提高
11/18 13:41, 489F

11/18 13:41, 7年前 , 490F
但是薪水會提高嗎
11/18 13:41, 490F

11/18 13:42, 7年前 , 491F
那最後當然是去外面賺錢,假如有些積蓄
11/18 13:42, 491F

11/18 13:42, 7年前 , 492F
退休才回來
11/18 13:42, 492F

11/18 13:42, 7年前 , 493F
到時候才能享受到建設帶來的便利性
11/18 13:42, 493F

11/18 15:00, 7年前 , 494F
法人做再多股東沒賺錢? 有何用途
11/18 15:00, 494F

11/18 23:20, 7年前 , 495F
老實說我並不認為石化業是高污染產業,但
11/18 23:20, 495F

11/18 23:20, 7年前 , 496F
是廢物老闆可以不要下雨天偷排嗎
11/18 23:20, 496F

11/18 23:22, 7年前 , 497F
另外,去過佛心公司後就完全認為高雄低薪
11/18 23:22, 497F

11/18 23:22, 7年前 , 498F
是老闆的問題
11/18 23:22, 498F

11/18 23:57, 7年前 , 499F
跟股東賺錢啥關係,明明居民就是法人的
11/18 23:57, 499F

11/18 23:58, 7年前 , 500F
員工,但高雄充其量只是中華民國股份有
11/18 23:58, 500F

11/18 23:58, 7年前 , 501F
限公司的子公司,樓上為噓而噓~
11/18 23:58, 501F

11/19 00:32, 7年前 , 502F
高雄低薪大半是就業市場決定下來的
11/19 00:32, 502F

11/19 00:33, 7年前 , 503F
老闆就是給你這麼多 不做還有其他人
11/19 00:33, 503F

11/19 00:34, 7年前 , 504F
除非這些老闆能被外來競爭幹掉 不然難啊
11/19 00:34, 504F

11/19 00:36, 7年前 , 505F
再說勞檢能救低薪也是緣木求魚 老闆我比
11/19 00:36, 505F

11/19 00:36, 7年前 , 506F
北部薪資低個一萬 但就是合法啊 能怎樣
11/19 00:36, 506F

11/19 00:39, 7年前 , 507F
再說工作種類又比北部貧乏 這就去了大半
11/19 00:39, 507F

11/26 02:26, 7年前 , 508F
11/26 02:26, 508F

12/08 18:05, 7年前 , 509F
西卡大大,我無知我發問,高雄市公告
12/08 18:05, 509F

12/08 18:05, 7年前 , 510F
市有財產800多億,請問三兆是如何得知
12/08 18:05, 510F

12/08 18:06, 7年前 , 511F
還有現在都不說縣市GDP,這是如何查得?
12/08 18:06, 511F
文章代碼(AID): #1Q3eRCCt (Kaohsiung)
文章代碼(AID): #1Q3eRCCt (Kaohsi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