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邱議瑩會勘馬頭山廢棄物處理進度 提二主張要求環保局限期處理完畢
→請討論與多數高雄市民有直接關聯性(事/物)的文章。
→請勿利用高雄板發佈cp文、洗文章、衝文章數。
-----------------(以上看完可按ctrl+y刪除)---------------------------
-----------------以下發文提示發文後請勿刪除------------------------
1.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連結過長時可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5-09-19/994468
2.完整新聞標題:
邱議瑩會勘馬頭山廢棄物處理進度 提二主張要求環保局限期處理完畢
3.媒體資訊(媒體來源與作者)、日期:
日期:2025.09.19 02:24
媒體:newtalk新聞
作者:政治 孫家銘高雄市報導
媒體來源如:蘋果日報、中央社
作者定義:1.自然人 2.撰稿人或主編
缺少任一媒體資訊,將依新聞文規定。
4.完整新聞內容:
立法委員邱議瑩18日邀集旗山三協里里長劉文寶、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關心
馬頭山的居民及市府環保局,一起到馬頭山現場會勘廢棄物處理進度,並提出兩項主張,
要求環保局限期處理完畢。
邱議瑩指出,第一,現場廢棄物一定要在9月21日前清除完畢,如果地主擺爛不管,支持
環保局立即進場處理,並且向地主求償;第二,後續的土質與水質監測結果,要由三間以
上第三方公正單位進行,監測結果也要向大家報告。
延燒焦點:美濃阿婆摔傷引關注 邱議瑩關懷協助度過難關
邱議瑩強調,關於《廢棄物清理法》是否有能再改善的地方,將與有關單位全面來檢討;
至於居民對於檢調3月偵結到9月之間,為何會讓廢棄物存在這麽一段時間的疑問,是不是
有該檢討的地方,也會進一步來了解。
5.心得: 須至少50字。
這起有關馬頭山廢棄物的事件,再次凸顯了台灣在環境治理與法規落實上的挑戰。邱議瑩
立法委員在現場會勘時,提出兩項具體要求:一是要求環保局務必在期限內完成廢棄物清
理,地主若怠惰不處理,應由政府直接介入並依法求償;二是後續的土壤與水質檢測,需
委託三家以上公正的第三方單位進行,並公開透明向居民報告。這些訴求,反映出地方居
民對於環境安全的高度關注,也突顯出社會對於政府監督角色的期待。
首先,廢棄物清理的問題並非單一事件,而是台灣長年在環境管理上反覆出現的結構性困
境。許多地主或業者因利益考量,選擇低成本甚至違法的方式棄置廢棄物,當事後問題浮
現,政府往往需要耗費大量公帑及行政能量進行處理。此案中,若地主持續擺爛,邱議瑩
要求環保局立即進場並求償,這不僅是對居民健康與生態保護的基本保障,也是對「責任
應由污染者承擔」原則的實踐。若無強而有力的執法與追償機制,地方社區將永遠是違規
行為的受害者。
其次,監測與資訊公開的問題更為關鍵。過去不少環保事件之所以引發民怨,往往源自資
訊不透明、調查不公正,導致居民對官方調查缺乏信任。邱議瑩提出至少三家第三方單位
參與監測,並公開結果,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唯有多元、獨立且專業的檢測結果,才能
讓居民安心,也才能建立政府施政的公信力。特別是涉及土壤與水質的問題,其影響範圍
往往跨越時間與空間,一旦污染蔓延,後果難以逆轉,因此事前與事後的資訊揭露,都是
防止爭議擴大的必要手段。
再者,居民提出「為什麼檢調3月偵結到9月之間,廢棄物仍留存現場」的疑問,也點出制
度執行的落差。檢調偵結後,行政機關是否有立即跟進?責任劃分是否明確?這些都是需
要檢討之處。若行政與司法之間出現空窗期,讓廢棄物繼續堆放,除了影響環境,更可能
造成社會對政府處理效率的質疑。這提醒我們,環境治理不能僅靠單一部門,而需要跨部
門協調與機制優化,避免出現「大家都知道有問題,但沒人負責立即處理」的情況。
此外,本案也觸及《廢棄物清理法》的檢討必要。台灣在廢棄物管理上雖有法規,但實務
上仍常見規避、拖延或責任不明確的問題。如何加重處罰、縮短行政處理時程、提高地主
或業者的責任,都是可以討論的方向。尤其在非法棄置案件層出不窮的當下,若沒有具體
而嚴厲的威嚇性規範,違法行為只會層出不窮。邱議瑩承諾要檢討《廢棄物清理法》,正
顯示問題已不只是個案,而是制度必須全面修正。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事件與「美濃阿婆摔傷」等社區關懷新聞被並列,也讓我們看見環境
治理與民生關懷之間的連結。當居民生活環境受到威脅,或者基層民眾面臨困境,政治人
物的角色除了監督,也必須展現關懷。這種連結反映出,環境議題並不是抽象的政策,而
是與居民日常健康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現實問題。
總結來說,這次馬頭山事件給我們幾點啟示:第一,環境治理必須落實「污染者付費」的
責任原則,避免公部門無止境地替違法者收拾爛攤子;第二,資訊公開與第三方監測是建
立信任的關鍵,沒有透明,就沒有公信;第三,行政與司法必須銜接,避免因程序空窗導
致污染持續存在;第四,法律制度需要持續修正,才能應對日益複雜的環境挑戰。唯有如
此,地方居民的生活品質與自然環境,才能真正獲得保障。
這起事件雖然只是地方性案例,但背後折射出的,卻是台灣社會長久以來在環境正義上的
挑戰。馬頭山的廢棄物,也許能在期限內清理,但真正需要清除的,還有制度的漏洞與執
行的怠惰。若政府能以此案為契機,推動更透明、更嚴格且更有效率的環境治理,這樣的
爭議才不會一再重演。
備註: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5.231.1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758258974.A.4E4.html
噓
09/19 13:18,
3小時前
, 1F
09/19 13:18, 1F
→
09/19 13:27,
3小時前
, 2F
09/19 13:27, 2F
推
09/19 13:28,
3小時前
, 3F
09/19 13:28, 3F
推
09/19 13:32,
3小時前
, 4F
09/19 13:32, 4F
噓
09/19 13:34,
3小時前
, 5F
09/19 13:34, 5F
噓
09/19 13:35,
3小時前
, 6F
09/19 13:35, 6F
噓
09/19 13:38,
3小時前
, 7F
09/19 13:38, 7F
噓
09/19 13:40,
3小時前
, 8F
09/19 13:40, 8F
推
09/19 13:40,
3小時前
, 9F
09/19 13:40, 9F
推
09/19 13:42,
3小時前
, 10F
09/19 13:42, 10F
推
09/19 13:44,
3小時前
, 11F
09/19 13:44, 11F
推
09/19 13:49,
2小時前
, 12F
09/19 13:49, 12F
推
09/19 13:50,
2小時前
, 13F
09/19 13:50, 13F
推
09/19 13:53,
2小時前
, 14F
09/19 13:53, 14F
→
09/19 13:53,
2小時前
, 15F
09/19 13:53, 15F
→
09/19 13:53,
2小時前
, 16F
09/19 13:53, 16F
推
09/19 13:54,
2小時前
, 17F
09/19 13:54, 17F
→
09/19 13:54,
2小時前
, 18F
09/19 13:54, 18F
→
09/19 13:54,
2小時前
, 19F
09/19 13:54, 19F
→
09/19 13:55,
2小時前
, 20F
09/19 13:55, 20F
→
09/19 13:55,
2小時前
, 21F
09/19 13:55, 21F
→
09/19 13:56,
2小時前
, 22F
09/19 13:56, 22F
→
09/19 13:56,
2小時前
, 23F
09/19 13:56, 23F
→
09/19 13:57,
2小時前
, 24F
09/19 13:57, 24F
推
09/19 14:08,
2小時前
, 25F
09/19 14:08, 25F
推
09/19 14:10,
2小時前
, 26F
09/19 14:10, 26F
→
09/19 14:10,
2小時前
, 27F
09/19 14:10, 27F
推
09/19 14:24,
2小時前
, 28F
09/19 14:24, 28F
→
09/19 14:51,
1小時前
, 29F
09/19 14:51, 29F
→
09/19 15:01,
1小時前
, 30F
09/19 15:01, 30F
→
09/19 15:03,
1小時前
, 31F
09/19 15:03, 31F
推
09/19 15:12,
1小時前
, 32F
09/19 15:12, 32F
Kaohsiu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台灣在地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