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陳椒華稱南鐵地下化造成小東路淹水
今天陳椒樺老師要上直播談小東路地下道淹水這件事,所以本魯覺得今天回覆這一篇文,
應該也蠻合適的。
https://i.postimg.cc/VkdmJTB9/2025-08-06-135637.png

因為這個議題還蠻複雜的,所以早期本魯還有去了解環團早期為了反台鐵東移案時,所
提出的一些論述。
那就利用這個時候,來聊聊這個新聞是怎麼移花接木的。
※ 引述《batmask (蝙蝠俠)》之銘言:
: 這個鄉愿愚婦,到底跟台南有甚麼弒親之仇?!
: google一下,每次出來都是醜化台南、阻礙台南...
: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eZr5JgS ]
: 自由時報/李秋明
: 陳椒華稱南鐵地下化造成小東路淹水 台南鄉親怒轟造謠!
: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5/08/03/phpAvyggp.png

: 台南東區小東路地下道2日發生嚴重淹水。圖為積水退去後所拍攝。(資料照,記者洪瑞
: 琴攝)
: 受到西南氣流影響,台南市連日發生強降雨,多地發生積淹水災情,其中就包括東區小東
: 路地下道。過去在時代力量與黃國昌交好的前立委陳椒華(已於今年5月10日退出時力)
: ,跳出來指稱這都是政府推動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的鍋,結果被大批台南鄉親打臉,怒轟
: 造謠!
: 西南風再次增強,台南昨日(2日)清晨降下驚人雨量,陳椒華同日深夜在臉書PO出小東
: 路地下道嚴重淹水的照片,宣稱這是「南鐵地下化工程後最嚴重的淹水」。她還貼出10年
: 前台南環盟是警南鐵地下化工程恐影響台南地下水文變化,進一步造成該市東區、北區淹
: 水的相關報導,慨歎「10年了……」,影射長年來台南執政的民進黨無視環團告誡、治水
: 無能。
這個很明顯是去脈絡。
我沒有仔細去看陳椒樺老師到底講什麼,但是早期環團就有提過相關的論述,以台鐵線為
軸心來看,這裡算是東區和仁德永康地下水文的交界,如果直接將台鐵地下化,那麼可能
會影響地下水文的排水路徑。
這個論述是來自環境中心給出的報告。
https://e-info.org.tw/node/206652
我截錄其中一段給各位看:
而從古水嶺及流域水文來看鐵路地下化工程,阻斷地下水的流域面積對於台南市區造成的
影響可能超乎想像。
https://i.postimg.cc/sxrtWp9V/35637591584-711a572980-b.jpg

除了現有台南段的鐵路地下化連續壁工程阻斷地下水脈,目前正在計畫的地下化延伸至永
康的連續壁結構,其阻斷的地下水流域,將會比原本台南段地下化增加十倍,未來工程對
於原台南水系紋裡造成全面性的破壞,「地下水壩」若形成,可能是整個台南台地及東側
大灣低地的災難。尤其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暴雨現象,未來會更加劇烈,世界各國無不對
於地球面臨的災變正在進行災害的預防,而台灣為了「拚經濟」,究竟真能造福全市民,
還是反倒為倒楣的子孫帶來百年禍害?為了消除幾處平交道,為了不存在的「縫合都市」
議題,賠上古都市民未來的生活,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前瞻」。
如果?
我是說如果?陳椒樺老師是引用環團關於台南巿的地下水文的論述,那老師的論點,剛好
和上面新聞內文所呈現的情況背離。
怎麼說呢?
就當年環團給出的論述在於,從古鯽魚潭開始漧涸,這裡開始變成農地然後人口移入。
但是就整體地勢是沒有變的。
https://i.postimg.cc/PJXShKQ8/2025-08-06-141228.png

這個是地形圖,各位可以看從中間找到中山高的位置,然後在左側找到左側的中華路和中
華東路(台一),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地勢比較低的區域就是中山高左側到台一線之間;還有
就是中山高以東到新化歸仁以西的這一塊。
那這一塊就是古鯽魚潭的區域。
然後再對照環境中心的圖來看,這裡可以看到這裡地下水路到這個東區個台地和古鯽魚潭
之間形成內外地下水的分水嶺,就是位於台一線(中華路+中華東路)形成分界。
就環團的講法是,如果台鐵地下化之後,等於阻斷掉地下水往西排,那加上東邊這個台地
形成阻斷的話,那整個水就會集中東區這整個台地排不出去。
更嚴重者,會讓整個台地的水,往更低勢的區域轉移。
: 該貼文曝光後,湧入大批台南鄉親打臉,「從國民黨時代淹水幾十年你當瞎子,南鐵地下
: 化後你突然眼睛都亮起來了,你一句十年自以為預言了什麼大災害,結果水半天就退了,
我是不知道這個鄉親是不是被新聞帶風向?
我去查了老師的FB,然後老師在8/2只寫了南鐵地下化工程後最嚴重的淹水。
老師這樣算把鍋丟給台鐵地下化嗎?
https://i.postimg.cc/jSxYZwzZ/2025-08-06-142722.png

這裡就見人見智了,因為老師自己也說淹水和南鐵地下化有沒有關係,只有政府有能力
去查證。
: 到底是有什麼好得意?」、「你明明住過台南,地下化之前就會淹了,只是故意想臭南鐵
: 地下化?」、「又不是因為地下化才造成淹水,不要造謠好嘛!」、「地下化都還沒完工
: 耶大姊,地下道、地下化,傻傻分不清楚」、「我是不懂你這張圖要表達什麼,小東地下
: 道從還沒鐵路地下化就已經逢大雨必淹,要顯示自己多無知嗎?」、「下這種等級的強降
: 雨,哪個地勢比較低的地方不會淹水?消費災區的發文有夠噁心!」
: 還有人直言,「你們這些人只會見獵心喜,什麼都不知道或是知道但不管,先弄死民進黨
: 再說!以前這裡跟大同路地下道淹,少說要淹半天起跳,前天晚上暴雨驚人,我早上起來
: 上班,地下道的水排光了,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事,這樣是沒有進步嗎?明明就是有進步
: ,你們這些人是什麼狀況?」、「那裡本來就是地下道,本來雨量太大就會淹水!跟鐵路
: 地下化毫無關係」、「這裡不用地下化就會淹水了」、「亂講不求證反正也不用負責任,
: 講錯就直接翻篇,騙到一些從不求證的選民就算成功了,真的是好算計」。
上面的言論,我是不知道有沒有帶風向啦!
對於用路人來說,水退的快或慢都不是問題,只要當下不要估障在路中間就好了,就像民
族路那個地下道,就當事人把車子丟下自己先跑了。
警車來掉也是水退了之後的事,但是車子就是泡水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iMgnSOuD0
然後新聞中有帶到大同路的民宅和店家,車子都泡水了,水退的快不快車子一樣泡水,而
店家一樣要去把水掃除。
那和台鐵東移有沒有關,這個要等整個工程做好才知道。
因為工程完工後,這裡的地下道和天橋應該都會平面化才對,但是如果碰到類似8/2的強
降雨,那水會往那裡跑。
然後這個水很快就退了,這個論調很快在某些社群,急速的漫延開來。
我早看到水很快就退掉這個論調,應該是台南式。
https://reurl.cc/vL6dQA
因為早期我就有拿環境資訊中心的這一篇文章,去和一些贊成南鐵東移的噴子論戰過,
不過被批的很慘烈,主要是環境資訊中心這一篇文章和古地圖有些對不上。
而且有人拿康熙時代的地圖告訴我,基本上光清朝乾隆以前到南明鄭氏之間,每時期所
繪出的地圖,除了相對位置還算正確,但是一些山川湖泊因為沒有精算過,所以每個時期
所繪測出來的地圖區域,差別很大。
所以用這個來斷定地下水文分佈的區域其實不可能太準確。
結論:
基本上,我們大概可以去觀測南鐵東移施工後,整個台南因應強降雨的幾個面向。
1.東區算是舊巿區地勢比較高的區域,如果這裡的水在強降雨後會跑的地方,如下:
a.永康柴頭港溪.
b.北區鹽水溪大排.
c.虎尾寮三爺宫溪.
2.臨界點,從當天的觀測中可以看到,當天最整點降雨量最高為77mm,從大雨勢累積降雨
量為149.5mm(am:4:00~07:00)。
https://i.postimg.cc/jSTTq53f/2025-08-06-150311.png

3.如果?
我說的一個假設性命題,就是環境資訊中心的假說是如果是正確的。
匯整上述的結論,我們大概可以知道整個大灣能承受的強降雨量不能超過150mm,單小
時不能超過100mm。(主要是觀測北永康和媽廟這兩地測站的報告)
https://i.postimg.cc/tg878QtS/2025-08-06-151323.png


(嚴格來說,北永康這個區域是在正南五街(台南家專)附近,要觀測應該是以媽廟這個
測點來算比較接近。)
然後當南鐵完工後,這些原本積蓄的下水道被填平了,如果台南公園的燕潭滿了?
那水往四處跑時,虎尾寮、奇美六甲頂、鄭仔寮就要注意面的臨界點。
因為水要找地方跑,基本上大灣會淹水就是三爺宮溪沒有辦法往外排了。北永康只能
靠鹽水溪大排和柴頭港溪。
4.對於用路人說,水退的快是好事;但是對於住戶來說就是災難。
從上述的新聞可以知道大同路這個區域己經淹到超過50cm,大灣這裡可以去看台南丫周
有拍崑山科大的情況。對於住戶尤其是店家,只要水淹進店裡面,就是災難。你不是退
得快就好,因為淹一小時,和淹3個小時是沒有什麼差別的,更別說車子了。你只要蓋
過引擎就是要大修,管你淹多久。(丫周拍的時候是早上,雨勢己經變小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aOK98-UPE&t=758s
: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5130900
: 原文:
: https://i.imgur.com/WaC9lGa.p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8.61.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754465275.A.1D9.html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08/06/2025 15:35:42
→
08/06 15:45,
5小時前
, 1F
08/06 15:45, 1F
→
08/06 15:45,
5小時前
, 2F
08/06 15:45, 2F
我不是貼圖給你看了,你不看圖嗎?
※ 編輯: bulden (60.249.211.103 臺灣), 08/06/2025 15:47:30
→
08/06 15:50,
5小時前
, 3F
08/06 15:50, 3F
→
08/06 15:50,
5小時前
, 4F
08/06 15:50, 4F
你還是去讀書吧。
你現在只是想把焦點放在地下化破壞水文這件事,但是這是環團的假設。在沒有經過正式
觀測得到的數據,就沒有辦法得到定見。
基本上我的結論是在告訴你,從來就不是地下化破壞水文的這件事。
而是我們要觀測的重點和現在台南因應極端氣候時,淹水的臨界點。
而你所表現來的只想要,把南鐵地下化所造成的鍋快點甩掉而己?
然後急著要我提出科學證據?
所以你有讀懂全篇嗎?
請是請你去多讀點書吧,而不是急著想要轉移風向!
※ 編輯: bulden (60.249.211.103 臺灣), 08/06/2025 16:01:12
→
08/06 15:59,
5小時前
, 5F
08/06 15:59, 5F

→
08/06 15:59,
5小時前
, 6F
08/06 15:59, 6F
推
08/06 15:59,
5小時前
, 7F
08/06 15:59, 7F
→
08/06 16:00,
5小時前
, 8F
08/06 16:00, 8F
→
08/06 16:00,
5小時前
, 9F
08/06 16:00, 9F
→
08/06 16:02,
5小時前
, 10F
08/06 16:02, 10F
→
08/06 16:02,
5小時前
, 11F
08/06 16:02, 11F
你是要比大台南嗎,還是在比這個區域。
如果就整個雨勢來看,集中的區域反而是在北永康這一帶。就現在來看這些地下道還沒有
填平,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預測水如何走。
就直觀上來看,小東路地下道本來就一會連想去大灣。但是就地形來看,東區就是比較
高的區域,你的水往四週排時,就是會往較低的地方走。
https://i.postimg.cc/63j6wWkV/2025-08-06-160957.png

你自己去比較7/26時,永康也有一波強降雨,一樣單日破了100mm,但是就是沒有造成大
灣淹水的情況,現在能觀測到的地方,還是在於強降雨是否來的太快。
※ 編輯: bulden (60.249.211.103 臺灣), 08/06/2025 16:13:03
噓
08/06 16:03,
5小時前
, 12F
08/06 16:03, 12F
→
08/06 16:03,
5小時前
, 13F
08/06 16:03, 13F
→
08/06 16:04,
5小時前
, 14F
08/06 16:04, 14F
→
08/06 16:08,
5小時前
, 15F
08/06 16:08, 15F
噓
08/06 16:08,
5小時前
, 16F
08/06 16:08, 16F
笑死人了,你自己文不對題了,還嘴我貼標籤?
叫你去讀書你還不聽?
文章全篇就是先從假設的方向開始,要持續的去觀測後續的變化。
你自己死咬著這是定論,怪我囉?
你還是先把文章的脈絡讀懂吧!
都告訴你現在的觀測重點在強降雨量了,你不是想要帶風向,急著咬地下化破壞水文做什
什麼?
※ 編輯: bulden (60.249.211.103 臺灣), 08/06/2025 16:16:51
→
08/06 16:14,
5小時前
, 17F
08/06 16:14, 17F
→
08/06 16:14,
5小時前
, 18F
08/06 16:14, 18F
大同路有淹喔,我們不講地下道這些區域,新聞看到的地方就是大同路有淹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iMgnSOuD0
自己拉時間軸到一分鐘左右,這裡就告訴你大同路內的巷子淹水了。
→
08/06 16:16,
5小時前
, 19F
08/06 16:16, 19F
→
08/06 16:16,
5小時前
, 20F
08/06 16:16, 20F
→
08/06 16:16,
5小時前
, 21F
08/06 16:16, 21F
→
08/06 16:16,
5小時前
, 22F
08/06 16:16, 22F
同意丫,所以雨下來就先往地下道去積不是嗎?
應該說整個舊巿區來講,東區就是整個地勢比較高的區域了,相較於其它的區域,這裡比
較不會淹水。
但是大同路這裡就淹了,大同路這裡應該算東區吧!
※ 編輯: bulden (60.249.211.103 臺灣), 08/06/2025 16:23:30
→
08/06 16:17,
5小時前
, 23F
08/06 16:17, 23F
噓
08/06 16:17,
5小時前
, 24F
08/06 16:17, 24F
→
08/06 16:20,
5小時前
, 25F
08/06 16:20, 25F
→
08/06 16:20,
5小時前
, 26F
08/06 16:20, 26F
都不知道你在寫什麼,你就是會罵而己丫,你有提出什麼有效論述嗎?
我有承認我是文組的?
你自己挖一個洞,然後我繞開走了,你說我己經掉下去了。
有你這種自我勝利的方式嗎?
你如果讀不懂文章,勸你還是多讀幾次吧!
不過你大概只想洗版洗掉一些特定論述,這種手法也是很常見。
※ 編輯: bulden (60.249.211.103 臺灣), 08/06/2025 16:27:13
推
08/06 16:24,
5小時前
, 27F
08/06 16:24, 27F
推
08/06 16:38,
4小時前
, 28F
08/06 16:38, 28F
推
08/06 16:41,
4小時前
, 29F
08/06 16:41, 29F
→
08/06 16:47,
4小時前
, 30F
08/06 16:47, 30F
所以是從河道回流造成淹水嗎?
※ 編輯: bulden (60.249.211.103 臺灣), 08/06/2025 16:50:04
推
08/06 16:50,
4小時前
, 31F
08/06 16:50, 31F
→
08/06 16:50,
4小時前
, 32F
08/06 16:50, 32F
現階段我們只能長期紀錄觀測,再從後續的狀況來對比原先所假設的議題是不吻合。
推
08/06 16:50,
4小時前
, 33F
08/06 16:50, 33F
※ 編輯: bulden (60.249.211.103 臺灣), 08/06/2025 16:51:46
噓
08/06 16:51,
4小時前
, 34F
08/06 16:51, 34F
→
08/06 16:56,
4小時前
, 35F
08/06 16:56, 35F
不要倒果為因了,鐵路地下化是因是果,現在還說不定。
不要掉到媒體預設的陷阱。
→
08/06 16:56,
4小時前
, 36F
08/06 16:56, 36F
※ 編輯: bulden (60.249.211.103 臺灣), 08/06/2025 17:17:14
推
08/06 17:29,
4小時前
, 37F
08/06 17:29, 37F
推
08/06 17:43,
3小時前
, 38F
08/06 17:43, 38F
→
08/06 17:43,
3小時前
, 39F
08/06 17:43, 39F
→
08/06 17:47,
3小時前
, 40F
08/06 17:47, 40F
→
08/06 18:09,
3小時前
, 41F
08/06 18:09, 41F
→
08/06 18:09,
3小時前
, 42F
08/06 18:09, 42F
→
08/06 18:09,
3小時前
, 43F
08/06 18:09, 43F
→
08/06 18:09,
3小時前
, 44F
08/06 18:09, 44F
→
08/06 18:09,
3小時前
, 45F
08/06 18:09, 45F
→
08/06 18:09,
3小時前
, 46F
08/06 18:09, 46F
→
08/06 18:11,
3小時前
, 47F
08/06 18:11, 47F
推
08/06 18:17,
3小時前
, 48F
08/06 18:17, 48F
→
08/06 18:18,
3小時前
, 49F
08/06 18:18, 49F
→
08/06 18:18,
3小時前
, 50F
08/06 18:18, 50F
→
08/06 18:19,
3小時前
, 51F
08/06 18:19, 51F
→
08/06 18:19,
3小時前
, 52F
08/06 18:19, 52F
→
08/06 18:19,
3小時前
, 53F
08/06 18:19, 53F
→
08/06 18:20,
3小時前
, 54F
08/06 18:20, 54F
→
08/06 18:21,
3小時前
, 55F
08/06 18:21, 55F
→
08/06 18:22,
3小時前
, 56F
08/06 18:22, 56F
推
08/06 18:37,
2小時前
, 57F
08/06 18:37, 57F
→
08/06 18:39,
2小時前
, 58F
08/06 18:39, 58F
→
08/06 18:39,
2小時前
, 59F
08/06 18:39, 59F
→
08/06 18:41,
2小時前
, 60F
08/06 18:41, 60F
推
08/06 18:49,
2小時前
, 61F
08/06 18:49, 61F
→
08/06 18:51,
2小時前
, 62F
08/06 18:51, 62F
→
08/06 18:52,
2小時前
, 63F
08/06 18:52, 63F
→
08/06 18:57,
2小時前
, 64F
08/06 18:57, 64F
推
08/06 19:05,
2小時前
, 65F
08/06 19:05, 65F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08/06/2025 19:25:09
→
08/06 19:25,
2小時前
, 66F
08/06 19:25, 66F
→
08/06 19:26,
2小時前
, 67F
08/06 19:26, 67F
→
08/06 19:26,
2小時前
, 68F
08/06 19:26, 68F
→
08/06 19:27,
2小時前
, 69F
08/06 19:27, 69F
推
08/06 19:34,
2小時前
, 70F
08/06 19:34, 70F
這裡是雲海龍吟繪的圖,主要是以台南台地為最高處,去說明台南台地的水流方向。
https://i.postimg.cc/9MLpJTpy/1543495741-3448499763-l-1.jpg

網址:
https://c931011106.pixnet.net/blog/post/264805960
基本上他的論點和當初環境資訊中心的講法沒有什麼差別。
在南鐵地下化綜合規劃報告中寫到,全長8.23公里,深30公尺。而台地不透水層是地下25
公尺,所以等於南鐵地下化隧道會形成一個人為的地下壩體,而從中阻斷了從台地由東向
西流的地下水路徑,那影響的範圍會更大。
搭配地形圖服用。
https://i.postimg.cc/RhD4jv33/2025-08-06-203557.png

→
08/06 19:35,
1小時前
, 71F
08/06 19:35, 71F
→
08/06 19:35,
1小時前
, 72F
08/06 19:35, 72F
→
08/06 19:48,
1小時前
, 73F
08/06 19:48, 73F
→
08/06 20:00,
1小時前
, 74F
08/06 20:00, 74F
→
08/06 20:00,
1小時前
, 75F
08/06 20:00, 75F
→
08/06 20:00,
1小時前
, 76F
08/06 20:00, 76F
→
08/06 20:01,
1小時前
, 77F
08/06 20:01, 77F
→
08/06 20:01,
1小時前
, 78F
08/06 20:01, 78F
※ 編輯: bulden (210.201.91.224 臺灣), 08/06/2025 20:20:04
推
08/06 20:12,
1小時前
, 79F
08/06 20:12, 79F
※ 編輯: bulden (60.249.211.103 臺灣), 08/06/2025 20:37:20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Tainan 近期熱門文章
PTT台灣在地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