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蘭嶼手札-7/29收穫

看板Taitung (台東)作者 (我愛宥嘉)時間18年前 (2007/08/09 23:43),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版:http://blog.pixnet.net/wanttotravel/post/7146678 *************************** 文字版: 今天的行程是沒有規劃的, 第三天了, 卻還沒有達成人文之旅, 心中有些遺憾。 第一站是天池。 昨天一起浮潛的情侶說來回只要兩小時。 起先的路程陡峭,加上艷陽的威力, 沒幾步就淌下白色汗水--參雜著防曬油。 十分鐘後來到樹林中,雖稍感涼爽, 卻仍氣喘吁吁。 遇到一個家庭,兩個孩子哭鬧著不願上行, 「你根本不懂孩子的體力!」 大約國小四五年級的女兒大聲對父親吼著。 該說什麼呢?什麼都不該說吧。 我們低著頭快速走過。 上山半小時後,詢問了下山的一位先生剩下的路途, 一聽到還有九十分鐘,馬上轉了向。 回頭時遇到好多才要上路的人。 「還很久嗎?」一位大男生問。 「還要一個半鐘頭哦!要翻過一個山頭,而且天池已經沒有水了。」 我說完,他流露出佩服的表情。 「那妳有走到嗎?」 「沒有,是剛剛那個下山的先生說的。」 兩個大男孩旋即爆出大笑...... 第二站的青青草原上已沒有百合花了, 踏在人工步道上,遙想過去的壯闊美景。 從這兒可以清楚望見小蘭嶼, 但現在天氣不好,雲霧有些飄邈, 照片就拍得不是頂好。 順著南島再往東邊前行, 又去泡了一趟冷泉。 這回攝影師下水了,我則沒有換泳衣就下去。 泳衣是不必要的, 蘭嶼的陽光與風總是幫忙, 騎上車逛一圈,濕衣服都乾了。 前往東清部落的途中, 看見一位女學生在烈日下行走, 和攝影師討論後,由我騎車回頭相載。 「哈囉!妳要去野銀嗎?我載妳去吧!」 「啊沒有啦,我在跑步。」 大概國三的年紀吧,她笑著,黝黑的皮膚和一口白牙發亮。 我無言傻笑。 「後面還有我的三個朋友。你們是來玩的嗎?」 「對啊!......真的不用我載妳嗎?」 「不用不用,謝謝哦!」 攝影師的心得是:難怪蘭嶼人這麼黑! 在東清國小旁邊的警察局停好車,(聽說陳建年悄悄回來當警察了) 恰好有一輛遊覽車也在此休憩。 國小中的涼亭上,兩位老人家坐著吹風, 旅遊團上前攀談兩句,我也湊過去, 幾分鐘後他們離開,我也終於完成此行最大的心願了。 纏著老人家東問西問,後來還來了其中一位的兒子, 只大我一歲,卻已工作十年了。 受邀上了涼台, 聽著他們的生活與絕技,與海共存,不禁悠然神往。 「要潛水多久啊?」 「至少要五分鐘以上啊!」老人家自然地說。 「什麼?那麼久啊?」 「不然下去魚就跑掉啦,有時候要在岩石上等很久。」 他們操著濃重口音的國語,盡力想讓我這都市鄉巴老了解他們的生活。 我頻頻點頭驚呼,偶爾聽不懂還需要年輕人的翻譯。 「你們是跟團來玩的還是自己來玩的?」 「自己來玩的,四天三夜。」在台灣需要跟什麼旅遊團呢? 「這樣比較好。」長者點點頭:「不然來看一下下就走了。」 顯然他們對外來遊客這般走馬看花不表贊同, 而事實上也沒錯,蘭嶼的人文風景如此豐富, 待一個月都不嫌多,怎是短短幾個小時就有辦法領略其美? 年輕人買了兩瓶米酒,卻沒有倒給我, 殊不知我可是比攝影師還能喝的呢! 他看著自己的爸爸,頻頻說他醉了。 「他平常沒那麼多話,現在這麼愛講,喝醉了。」 「亂講!@#$$%^...」有趣的老爸竟然飆出台語國罵, 不過語調沒有本土的鏗鏘有力,抓不到精髓只學了皮毛, 聽起來格外有趣。 依依不捨的告別了他們,來到了東清灣。 岸上擺了漂亮的拼板舟,拍了幾張後, 看到個有趣的小男孩。 他撐著一把壞掉的雨傘在路上走著, 我想幫他修理卻也無計可施, 他接過去,試圖遮擋炙熱的陽光, 但是後來竟然把傘丟到海裡。 「你不是很熱嗎? 「它壞掉啦!」 「你亂丟媽媽不會罵喔?」 「那是我在路上撿到的。」 他用軟嫰的達悟口音說道,就是很有喜感。 我們在岸邊撿石頭打水飄, 他還被不遠處的小孩斥喝, 警告他別嚇走了他們要釣的魚。 不一會兒他大叫:「ㄧㄡˊ ㄩˇ耶!」 有雨? 看著他指著石縫,小心翼翼的彎下腰, 哈哈,原來是「有魚」啊! 我們玩了一下,又要告別, 很是依依不捨,他也跟著我走上岸。 「我要回家了喔!再見。」我向他道別。 「我也要回去了,太陽公公回家了。」 他著拖鞋,看著隱在雲層後的太陽, 時值下午三點...... 果然是個可愛的小孩! 後來發現手機不見了,頓時玩興大減, 在情人洞前也沒好臉色拍照, 遍尋不著之下,失望的回到西邊。 到警局報了案,得知幾乎不可能找回來的消息, 攝影師安慰說就當作送給當地人吧! 預約了六點的風味餐, 五點多攝影師到處拍照, 我則在椰油國小的涼台上又沉沉睡去。 三度來到朗島灣, 今天又見到了宏恩弟弟, 他在水中玩著,穿著昨日的洋基40, 看到我後高喊著向我打招呼,甚是溫馨。 晚餐時候只有我們兩, 詢問了老闆娘關於「等待飛魚」的事情, 她笑著點頭,說到改編太多了, 一邊指著一位長髮男子: 「他有演啊,妳記得嗎?吉達!」 「噢,好像有印象!」 我跟吉達聊了起來,他很以身為蘭嶼人為傲。 「很多人都說我們有禁忌,其實我覺得不應該這麼說,」 他正色道,似是很有感觸: 「與其說是禁忌,倒不如說是一種律法, 而我們世世代代遵守著。 我們的規定是很有道理的,為什麼要分男人魚女人魚? 為什麼除了飛魚季以外不能捕飛魚? 都有它的道理在。」 身為一名文史工作者, 他的在地情感與見解自是非凡。 「我們蘭嶼的芋頭很健康,據我的調查島上有14種。 我們不用農藥,全部都是有機的, 也不會亂育種,所以食物保有它們最自然、最健康的風貌, 台灣的農業,偏向研發出來種苗後, 就用那一株不斷種,在我看來, 之後收成的都已經失去生命力。」 這番話也許有人不認同, 但是細細尋思卻有它的道理在。 今天整天都是滿滿的收穫, 與人交談是此行最大的心願, 雖然有未遂的天池,遺失一只手機, 好多地方還沒去探索, 但是心已經是滿的了。 -- http://blog.pixnet.net/wanttotrave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230.11

08/10 10:11, , 1F
原來真的跟避風港有關係啊 @@ 我想說姓不一樣 哈哈~
08/10 10:11, 1F

08/10 17:04, , 2F
老闆叫'黃碧風'啊 不過老闆娘不叫李晶晶就是了
08/10 17:04, 2F

08/11 00:03, , 3F
好看 請繼續貼上來 :)
08/11 00:03, 3F

08/12 21:15, , 4F
戲裡面叫做謝避風 我印象滿深刻的 呵呵
08/12 21:15, 4F
※ 編輯: klamp 來自: 222.156.7.226 (08/13 02:12)
文章代碼(AID): #16kpOQWX (Taitung)
文章代碼(AID): #16kpOQWX (Tait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