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屏東鄉鎮地名的由來

看板PingTung (屏東)作者 ( 重拾BASS吧 )時間16年前 (2009/07/29 17:05), 編輯推噓11(11013)
留言24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屏東鄉鎮地名的由來 [1.屏東]   屏東市昔稱「阿猴」,是原住民方言諧音;後來又成為平埔族阿猴社民的部落,所以也稱「猴社」、「阿猴寮」。又由於全市的地形好像一隻坐著的猴子,故稱「阿猴」,日據時期因猴字不雅而將「犬」部改為「糸」部。後來發現此地是位於高雄半屏山之東,所以按照位置來取名為「屏東」。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1)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潮州   清雍正四年(西元1726年)廣東省潮州府住民進來開發,為了紀念他們的老家,故沿用其名,稱此地為「潮州」。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45)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3.東港      古稱「東津」(津指海邊的意思),原本是平埔族「放索社」群居地,明末清初渡海而來的先民漸漸增多,和福建生意往來興盛,而當時帆船停靠的港區就在百姓定居地東邊,故稱「東港」。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另有一說:由於位居大陸「東」方的海「港」,故稱「東港」。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52) 4.恆春   舊名「琅喬」,原意是本地出產的一種蘭科植物,也是排灣族稱呼。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親自到此巡視,見此地氣候涼爽,四季如春,故奏准設縣,取名「恆春」。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62)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5.萬丹   地名由來有二說: 1.據說在清同治年間,兩岸商船在萬丹小溪(今大湖橋)附近貿易,成為內港並形成萬舟景觀,就以「萬舟」為名。後來因為高雄港、東港先後成港而沒落,盛況不再,將「舟」改為「丹」取名「萬丹」。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本地早期屬於西拉雅平埔族居住地,「萬丹」一名可能是當年平埔族Moanun社和Paugdaudang上下淡水兩社的合稱。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49) 6.麟洛 早期屬西拉雅平埔族生活領域,可能當時有平埔「麟洛」社,清廷記為「玲路」。清康熙年間嘉應州徐俊良先賢來此開墾,在開設水圳時發現大烏龜,地理師說:出現大龜的地方一定有麒麟,這裡是麟趾呈祥的好地方,就取地名為「麟落庄」,後來改稱為「麟洛」。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4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7.九如 相傳最初是由九戶人家遷來此地定居,早期稱為「九塊厝」,後因有感「九塊」不雅,取三多九如之意,改為「九如」。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7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8.里港 地名由來有二說: 1.原名「過港仔」,相傳在清康熙年間,有一名叫「阿里」的年輕人來此謀生,以販賣冷飲為生,商業逐漸的繁榮,人口增加,乾隆年間就稱此處為「阿里港」,民國九年日人改稱為「里港」。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76)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本地舊稱為『阿里港』,在漢人及平埔族尚未移入之前,曾有傀儡番(魯凱族)居住於此,在漢人移民入墾後,便譯『傀儡』音為『阿里』,再加上本聚落建在隘寮溪之南,故拼成原地名為『阿里港』,後來則改稱為『阿里』。 9.鹽埔 本鄉是介於山地與平原之間的一片草埔,原本是平埔族居住地,明朝福建省葉唐山來到此地,用十台車的食鹽,外加一車煙酒火柴交換這片土地,又因為當時介於平地之間的草原地帶常被稱為「埔」,故命名為「鹽埔」。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86)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另有一說:清代時這一帶溪埔地含鹹重,故稱本地為『鹹埔莊』,後來才改稱為『鹽埔』。 10.高樹 本地原名「大車路」,因為高樹路寬,可同時容納多輛牛車行走。 地名由來有二說: 1.舊時庄頭有一株木棉樹,樹身高大,形狀就如一個大車蓋故取名為「高樹」。 2.漢人開墾初期,在「高」位河階處建立聚落,又因此地屬於河川網路縱橫區,水量充沛長滿高大的「樹」林,故稱「高樹」。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95)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11.萬巒 地名由來有二說: 1.先民初墾時,見大武山翠峰綿延如「萬」座「巒」峰,遂以此命名。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1) 2.清代時期此地隨處可捉到鰻魚,民眾乃稱此處為萬鰻,後因「鰻」與「巒」客家語發音近似,慢慢就成為「萬巒」。 (屏東縣萬巒鄉公所編印,屏東縣萬巒鄉簡介) 12.內埔 本地早年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來開墾的先民首先在森林中間開闢出一片旱田,客家話稱為「埔」,又因在森林裡,故稱為「內埔」。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00)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內埔』是指在內方之未墾埔地,本地在清康熙年間,由閩、粵籍移民墾成。 13.竹田 地名由來有二說: 1.本地以前有一條街道,路旁商家囤積商品於此,所以稱為「屯物」。日治時期改為「竹田」,竹是農村,田是農田,本鄉因為是竹園多於水田的鄉村,故改名為「竹田」。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1) 2.本地原稱為『頓物潭』,昔有池沼,是住民丟棄廢物之處,故有此稱。民國九年時,改稱為竹田,係日式地名。 14.長治 本地屬西拉雅平埔族居住地之一,明清及光復時期漢人大批移入,在光復之前稱為『長興庄』。『長興』可能是當初拓墾時之墾號,光復後為期盼「長治久安」,故稱「長治」。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79) 15.新埤 清代客家漢人在此建立人工蓄水池「埤」以利耕種,在埤的前方建立新的聚落叫做「新埤頭」,與內埔鄉之老埤南北相互對稱,日據時期去「頭」簡稱「新埤」。另一說為「新埤」取名自新築埤頭以灌溉的意思。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127)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16.枋寮 早期此地林木茂盛,而且出產高貴的「檀木」,俗稱「枋仔樹」。清初開墾的先民砍樹木搭工寮暫住,後來漸漸形成聚落,「枋寮」就是如此命名,其意為用木板搭建工寮居住的地方。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13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17.新園 明末福建黃上房等人渡海來此,將高屏溪旁原野開墾為田園,至清乾隆年間,多已墾成,並形成各村莊,因為建庄於新闢成之園(旱田),故稱之為『新園』。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138) 18.崁頂 本地地勢高亢,四周地勢低平,有河水流過,雨季常淹水,只有此處免於水患,就將此處取名「崁頂」,取其地勢高適合居住的意思。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150)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19.林邊 早期是林木茂盛的原野,所以取名「林仔邊」。先民進入開墾,在「林」區「邊」緣建立部落,日據時期以「林邊」統一稱呼本鄉。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158)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0.南州 本鄉位於屏東「溪洲」溪「南」岸的地帶,原名叫「溪州」,隸屬於林邊鄉,後來分出成為溪州鄉,因台灣太多地方稱溪州,加上位於台灣南端,故改名為「南州鄉」。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11)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1.佳冬 本地原稱六根,開拓最初周圍很多茄苳樹,所以又叫「茄苳腳」,日據時期簡化地名時,由於臺語「茄苳」與日語「佳冬」相近,故改名為「佳冬」。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20) 另有一說:佳冬原稱為『茄苳腳』,是來自本地馬卡道族之茄藤社,因為茄藤與樹名『茄苳』近音,乃變更為慣稱的地名『茄苳腳』為本地之地名,在民國九年時,才更改為『佳冬』。 22.琉球 相傳清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年)有住打狗港(今高雄港)人李月老,來到島上開墾並從事漁業,孤島好像一個浮沈的球,面積又小,故稱「小琉球」。民國九年日人簡化為「琉球鄉」。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3.車城 地名由來有下列說法: 先民為了要抵禦原住民攻擊,就用載農作物的牛車圍繞成牆用以築城,於是大家就稱此地為「車城」。 有一次先民路經此地突然遭原住民襲擊,大家就用牛車圍成一個城堡來抵抗,終於戰勝,為了紀念就稱此地為「車城」。 原住民因為常侵襲先民,所以他們在沒有築城的北面堆積木材做城防,後來怕被燒,就改用牛車數十輛佈置在外,於是就叫此地為「車城」。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184)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4.滿州 原名「蚊蟀埔」,是排灣族所住。因為原住民打獵收獲很多,吃不完只好丟棄在原野上,久而久之造成臭氣難聞,排灣族臭氣譯音即為「蚊蟀」。後來因字義不雅而改為「滿州鄉」。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94)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5.枋山 相傳古時枋山村附近有座山突然崩裂,乃命名為「崩山」,後來因為不雅,就用閩南語諧音「枋山」代替。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0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屏東縣枋山鄉公所編印,屏東縣枋山鄉簡介) 26.三地 原地名為「音斯笛摩兒」,屬於魯凱族『三地門』社的聚落,『三地門』是漢譯音,以前亦做『山豬毛社』。光復後,本地設鄉,便取名為『三地』鄉。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08)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7.霧台 本地原為西魯凱族「傀儡」群「霧臺」社居住地,魯凱語「霧臺」指許多小社聚集成的大社,光復後獨立為「霧臺鄉」。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16) 28.瑪家 本地原為西排灣族「瑪家雜牙雜牙」社居住地,排灣語「瑪家雜牙雜牙」指傾斜的山坡地,光復後簡稱為「瑪家鄉」。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29) 29.泰武 本鄉位於北大武山和南大武山之間,由於台東縣已有「大武鄉」,因此光復後,本地改名「泰武」鄉以示區別。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37) 30.來義 本地日據時期稱為來社,含有重義氣、倫理及情感的意思。光復後為了發音方便而改稱「來義」。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37)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31.春日 中央山脈西側山區為排灣族大本營,本地有「喀蘇柏幹」大社,日據時期由於日語「春日」讀音為「Kasuga」,與社名相近,便簡化為「春日」。(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35) 32.獅子 本鄉內獅村附近有一小山丘,形狀很像獅子,人稱「獅頭山」,因為鄉公所位於此,故稱本鄉為「獅子鄉」。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29)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33.牡丹 地名由來有二說: 1.由山地話「新保將」翻譯而來,加上本地境內盛產野牡丹,因此稱為「牡丹鄉」。 2.先住民排灣族蘇侉侉羅雷支族「趴立拉力克」牡丹社分佈地,故簡稱「牡丹」鄉。 (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6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來源(縮短版):http://tinyurl.com/ljyfvu 原網址: http://home.educities.edu.tw/nkhs9323005/%A5x%C6W%A6U%B6m%C2%ED%A6a%A6W%A4%A7%A5%D1%A8%D3.htm 相關引用: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http://tinyurl.com/l5u27k -- 其實是為了賺P幣賭博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3.193.89

07/29 17:07, , 1F
這一篇文章值 1000 元
07/29 17:07, 1F

07/29 17:10, , 2F
我記得以前有一篇相當相當相當之完整 可是隨風飄了
07/29 17:10, 2F

07/29 17:14, , 3F
所以關鍵字要取得好 = ="
07/29 17:14, 3F

07/29 17:19, , 4F
不 被無視了
07/29 17:19, 4F

07/29 17:23, , 5F
為什麼我印象中溪州指的是潮州一帶 =__="??
07/29 17:23, 5F

07/29 17:30, , 6F
實用!!跟外地的朋友介紹可以用的到~
07/29 17:30, 6F

07/29 17:56, , 7F
賭啊~~害人不淺
07/29 17:56, 7F

07/29 18:11, , 8F
實用
07/29 18:11, 8F

07/29 19:16, , 9F
有一個村叫做豐田村,跟TOYOTA有關聯嗎???
07/29 19:16, 9F

07/29 19:18, , 10F
為什麼會想到TOYOTA不會想到農業社會希望農田豐收呢XD?
07/29 19:18, 10F

07/29 19:20, , 11F
聽到豐田.. 我也是先想到田地豐收之意...
07/29 19:20, 11F

07/29 19:20, , 12F
因為以前國中同學一直問我這問題 剛好附近又有豐田車場
07/29 19:20, 12F

07/29 19:20, , 13F
只是現在已經倒了:)
07/29 19:20, 13F

07/29 19:22, , 14F
各家車廠好像都喜歡在稍微郊區的地方設點
07/29 19:22, 14F

07/29 19:23, , 15F
地價便宜吧。
07/29 19:23, 15F

07/29 19:24, , 16F
"屏東"有人考證過:是因為屏東市孔廟最早叫"屏東書院"
07/29 19:24, 16F

07/29 19:25, , 17F
半屏山東邊也不是屏東
07/29 19:25, 17F

07/29 19:26, , 18F
似乎樓上幾位沒看出來我想表達什麼,在下需要改進XD
07/29 19:26, 18F

07/29 19:27, , 19F
可以參考屏東縣文化局出版的一系列"屏東文獻"雜誌
07/29 19:27, 19F

07/29 19:30, , 20F
回Darkforge,資料是在屏縣政府看到的 以下回文
07/29 19:30, 20F

07/29 20:28, , 21F
有沒有萬丹叫做萬丹卻沒有半間丹丹的八掛??
07/29 20:28, 21F
※ 編輯: HELLOMONKEYs 來自: 218.173.193.89 (07/29 20:51)

07/29 23:18, , 22F
第一點嚴重錯誤,是因為屏東書院的棟對而不是半屏山之東!
07/29 23:18, 22F

07/30 12:55, , 23F
好實用!!
07/30 12:55, 23F

01/24 01:04, , 24F
01/24 01:04, 24F
文章代碼(AID): #1AS130_6 (PingTung)
文章代碼(AID): #1AS130_6 (PingT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