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 [問題] 博愛一路的新設計
看板Kaohsiung (高雄)作者frostyfish (霜魚)時間1月前 (2025/03/01 15:31)推噓129(139推 10噓 255→)留言404則, 131人參與討論串2/3 (看更多)



: 今天發現博愛一路劃設新的標線
: 把原本的停車格都往外拉,增加一條腳踏車專用道
: 原本要右轉同盟路的車道整個被壓縮
: 可以問一下這到底是哪個天才設計的嗎?
: 這上下班不塞爆我隨便他
: 還是這個設計有什麼特別之處是我這個凡人不懂的地方?
: 有人可以解答一下嗎?
: 原本拓寬的博愛路,突然到這裡變成多一條自行車道
: 重點是原本在「可以騎腳踏車的人行道」的那些腳踏車
: 也不會因為這條腳踏車道又騎下來博愛路上
: 一樣是騎在人行道上面啊
: 這到底是什麼設計?
我就直接說了,就是你這種發言會讓一個地方的交通開倒車
明明就不懂相關知識(而且你自己也知道)
結果也不謙虛一點,幾乎通篇都抱著這種程度的眼光對一個新設計大驚小怪
(其實也沒有新,博愛九如已經有同樣的設計一年多了)
1. 帶風向
2. 原始人
3. 覺得這是言論自由、我愛講啥就講啥你管我的酸酸
4. 其他,並且我相信是立意良善
你自己選吧,反正我開給你4的選項了
但不管選哪個哪都要想清楚,因為這種發言最後會害到你自己
這個最後再談,先來回答一些疑問,看完後大家會更了解街道為甚麼這樣改變
--------------------------------------------
<<< 為甚麼博愛路那麼長,卻只鋪這一段? >>>
因為這段原本不是要進行標線重劃,而是單純要重鋪柏油而已
(附註:重鋪的工作是工務局進行,標線劃設的工作是交通局,兩者單位不同)
交通局是趁這個機會一起施作標線重劃,省的之後還要重新劃設,燒錢又影響用路人
猜測之後有可能也循這樣的模式,逐步規劃完博愛路其他部分
至於為甚麼不能交通局自己主導直接劃? 因為交通局很窮啊...
有些明明工務局也可以做的標線型人行道,都丟給交通局來做,錢燒一燒就沒了
<<< 只有一小段的話根本沒用吧? >>>
我是不懂這種論調是怎麼來的
要搞清楚,"目前的分數還不及格" 跟 "完全沒有進步" 根本是兩回事
有一段做到按照速度分流,那就是多了一段的好處,何來"根本沒用"之說?
而且人家也沒說後面不做了呀
當然我可以理解大家求好心切,但講這樣的話對於推動改變是沒有幫助的
如果發言的初衷是希望可以推動更多
那可以試著寫市長信箱、打1999、甚至打給民代
跟他們說自己很支持這樣的改變,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相關建設
如果希望迎來更多正向的改變,就請一起用正向的聲量去支持相關團隊
<<< 為何不像台北在人行道上劃腳踏車道就好? >>>
首先要知道,腳踏車可以騎人行道本來就是一種特許,是例外而非常態
那種腳踏車道的優先權並不是在腳踏車,依舊是行人
所以原則上他還是要有自己的車道的
另外台北的做法其實也有它的問題,曾經被國外做交通觀察的Youtuber提到過
https://youtu.be/ZdDYVjDwgwA?si=b9INDKEnujKd4GCX&t=721
套句他的話:
"台北的確有試著對自行車友善一點,但前提是他不會對駕駛帶來任何不便"
當然現在全台灣大概都是這樣改啦,所以也難怪會改變會慢
因為行人、慢車這些相對弱勢的族群,基本上只能撿剩的
<<< 使用腳踏車的人口有那麼多嗎? 需要建自行車道? >>>
呃,可以去看一下Youbike的站點地圖的密集度
另外去年7月高雄市YouBike 使用次數突破5,000萬人次
再來有個很基本但容易被忽略的觀念:
基礎建設提升,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加入使用
這就要看市民期待怎樣的城市?
1. 把幾乎所有的道路都留給機動車輛
讓空間使用率明顯較差的載具佔滿城市、然後大家一起吸廢氣、一起塞
2. 試著讓不同的載具平衡一點,真的有用機動車需求就去用車
如果可以用步行、或是腳踏車等對城市較好的通勤方式
就提供他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使用,城市可以少一點汙染跟車禍
城市少了一些一人汽車,他自己有運動也變得更健康
(這個方案沒有要排除機動車輛喔,拜託不要有人跑來滑坡,講一些二元極端案例)
<<< 壓縮車道空間會讓機動車輛更危險、更塞吧? >>>
並沒有,因為以前的車道都太寬了。太寬的車道反而充滿危險跟亂流
附上中央社整理的、營建署提供的資料
https://i.imgur.com/60JRRTl.png

根據研究中的4000多筆事故資料,較寬的車道,反而更容易發生擦撞、追撞與自撞。
原因很簡單,車道太寬讓大家會想鑽、想超車
結果每個人都得注意其他人的各種行為,導致一下油門一下剎車
亂流一多,期待效率跟安全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央社這篇蠻推的,澄清不少迷思)
https://www.cna.com.tw/project/20230824-lane_reduction/index.html
總的來說,要先判斷:新的車道寬有沒有更符合統計上的安全寬度
而不是看到車道空間變少就覺得這樣不對
--------------------------------------------------------------
好了,常見的問題有回答幾個了,如果還有疑問再補充
另外再嘴一下,博愛路的九如 - 遼寧早就已經改一年多了,有你說的塞爆?
那現在北平-同盟要改你才在跳腳,我真的不知道是在質疑什麼意思的耶
還有幾篇新聞莫名其妙在燒,一堆明顯就腦補質疑的標題
機車格明明就已經就劃在路肩,還留一個緩衝空間、避免退出會馬上跟車流衝突了
還被說成是"拿生命做實驗"?
如同開頭所說,交通觀念差就謙虛一點
至於塞車問題,實際數據我沒有,但難道博愛同盟的車流有比博愛九如多多少嗎? 嗯....
最後來說一下開頭的問題,為什麼這種發言會害到自己?
因為這是民主社會,政府再願意改善環境還是會受制於民意
如果一堆人抱持過時的思想又懶得更新知識,只想看到什麼就酸一下
那最後的結果就是生活環境逐漸開倒車
開倒車的結果是什麼? 大家一起不安全、大家一起塞車、老了以後不敢出門
你以為講幹話的不會有迴力鏢喔? 沒有人可以例外啦
(喔有啦你官夠高的話、或是你開大車)
人每天總是有出行需求,而爛、不安全、不舒適的交通環境常常就是生活中的陰影
要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需要你我的觀念一起跟上,一起支持正向的改變
共勉之
最後推一下公視,製作很多交通相關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IiV7y-iY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2.235.226.10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740814265.A.E46.html
→
03/01 15:37,
1月前
, 1F
03/01 15:37, 1F
對我論述有意見歡迎據理反駁 直接貼標籤沒比較厲害耶
推
03/01 15:37,
1月前
, 2F
03/01 15:37, 2F
→
03/01 15:37,
1月前
, 3F
03/01 15:37, 3F
→
03/01 15:39,
1月前
, 4F
03/01 15:39, 4F
你講的是磨平標線然後重劃的方式,跟這次重鋪柏油不一樣...
不然你去拍一下同盟到北平這邊反光問題好了 如果真的存在的話
所以嚴格來說,駕駛更應該要支持這次趁柏油重鋪順勢調整標線的方式才對
噓
03/01 15:40,
1月前
, 5F
03/01 15:40, 5F
→
03/01 15:40,
1月前
, 6F
03/01 15:40, 6F
→
03/01 15:40,
1月前
, 7F
03/01 15:40, 7F
推
03/01 15:43,
1月前
, 8F
03/01 15:43, 8F
推
03/01 15:44,
1月前
, 9F
03/01 15:44, 9F
推
03/01 15:47,
1月前
, 10F
03/01 15:47, 10F
※ 編輯: frostyfish (182.235.226.100 臺灣), 03/01/2025 15:51:23
※ 編輯: frostyfish (182.235.226.100 臺灣), 03/01/2025 15:52:52
→
03/01 15:53,
1月前
, 11F
03/01 15:53, 11F
→
03/01 15:54,
1月前
, 12F
03/01 15:54, 12F
都柏油重鋪了你還覺得會閃,那世界上不就沒有任何類似的標線能讓你滿意?
→
03/01 15:55,
1月前
, 13F
03/01 15:55, 13F
→
03/01 15:55,
1月前
, 14F
03/01 15:55, 14F
→
03/01 15:57,
1月前
, 15F
03/01 15:57, 15F
推
03/01 16:05,
1月前
, 16F
03/01 16:05, 16F
推
03/01 16:05,
1月前
, 17F
03/01 16:05, 17F
→
03/01 16:10,
1月前
, 18F
03/01 16:10, 18F
缺乏正確的知識可能是政策的問題,但明知自己不熟悉這領域卻直接批判
我想這不能怪給政策
推
03/01 16:15,
1月前
, 19F
03/01 16:15, 19F
→
03/01 16:15,
1月前
, 20F
03/01 16:15, 20F
希望,顏色區分、路緣石阻隔,還可以更進步
推
03/01 16:16,
1月前
, 21F
03/01 16:16, 21F
是覺得看不懂就先開罵的現象有點太頻繁了,當然觀念能持續進步都是好事
推
03/01 16:16,
1月前
, 22F
03/01 16:16, 22F
推
03/01 16:21,
1月前
, 23F
03/01 16:21, 23F
推
03/01 16:25,
1月前
, 24F
03/01 16:25, 24F
推
03/01 16:27,
1月前
, 25F
03/01 16:27, 25F
→
03/01 16:29,
1月前
, 26F
03/01 16:29, 26F
推
03/01 16:30,
1月前
, 27F
03/01 16:30, 27F
噓
03/01 16:31,
1月前
, 28F
03/01 16:31, 28F
→
03/01 16:31,
1月前
, 29F
03/01 16:31, 29F
好像沒人這樣說吧
→
03/01 16:31,
1月前
, 30F
03/01 16:31, 30F
推
03/01 16:35,
1月前
, 31F
03/01 16:35, 31F
還有 338 則推文
還有 39 段內文
→
03/04 12:45,
1月前
, 370F
03/04 12:45, 370F
推
03/04 16:26,
1月前
, 371F
03/04 16:26, 371F
→
03/04 16:26,
1月前
, 372F
03/04 16:26, 372F
嗨 你沒看完完整的文吧
文中明明有提到車道過寬會造成事故的問題
中央社的文裡面也有提到:縮減車道,根本不會造成什麼塞車問題
而且其中引用的研究就是台灣本土的數據
質疑之前可以先看完論述唷
→
03/04 16:26,
1月前
, 373F
03/04 16:26, 373F
→
03/04 16:26,
1月前
, 374F
03/04 16:26, 374F
推
03/04 16:31,
1月前
, 375F
03/04 16:31, 375F
聽起來你非常注重高效、安全
那我就好奇了,你覺得以前的畫法是驗證過最可行高效安全的嗎?
我前面提的車道寬&車流數據都可以當作對新畫法的基本佐證
(當然還有地方可以更好)
如果你認為以前的畫法很棒、最可行高效安全,也歡迎你提出對應證明
我相信你現在會質疑新設計,是因為你之前已經確認過舊設計很棒
對吧?
→
03/04 16:31,
1月前
, 376F
03/04 16:31, 376F
當然可以質疑,但也拿出相應的論據才有得討論吧? 如果原PO是想討論的話
如前面所提,我已經釐清了車道寬的問題了,佐證就是引用使用台灣車流資料的研究
那原PO質疑的論據是什麼?
好像沒有吧,他就只是"覺得這樣會塞爆"
為什麼這樣會塞爆?不知道,反正他就這樣覺得
也不用做功課,隨便就可以提出一個質疑,別人還要花時間找資料給他
哇 提出質疑還真是輕鬆
必須聲明,我並沒有否定原PO的言論自由喔
但如果他發這個文是希望理性討論,那做點功課(或是謙虛一點)應該是合理的期待
不過,如果他只是要發牢騷的話那就隨便吧
但就像我文中說的,這種牢騷最後會害到自己
→
03/04 16:31,
1月前
, 377F
03/04 16:31, 377F
→
03/04 16:31,
1月前
, 378F
03/04 16:31, 378F
→
03/04 16:31,
1月前
, 379F
03/04 16:31, 379F
→
03/04 16:31,
1月前
, 380F
03/04 16:31, 380F
但我寫了一整段對車道寬的迷思破解 你卻看不到耶
→
03/04 16:37,
1月前
, 381F
03/04 16:37, 381F
→
03/04 16:37,
1月前
, 382F
03/04 16:37, 382F
→
03/04 16:37,
1月前
, 383F
03/04 16:37, 383F
→
03/04 16:37,
1月前
, 384F
03/04 16:37, 384F
→
03/04 16:37,
1月前
, 385F
03/04 16:37, 385F
→
03/04 16:37,
1月前
, 386F
03/04 16:37, 386F
→
03/04 16:37,
1月前
, 387F
03/04 16:37, 387F
→
03/04 16:40,
1月前
, 388F
03/04 16:40, 388F
→
03/04 16:40,
1月前
, 389F
03/04 16:40, 389F
→
03/04 16:40,
1月前
, 390F
03/04 16:40, 390F
→
03/04 16:40,
1月前
, 391F
03/04 16:40, 391F
推
03/05 12:31,
1月前
, 392F
03/05 12:31, 392F
推
03/05 22:18,
4周前
, 393F
03/05 22:18, 393F
推
03/07 10:42,
4周前
, 394F
03/07 10:42, 394F
→
03/07 10:42,
4周前
, 395F
03/07 10:42, 395F
推
03/07 10:53,
4周前
, 396F
03/07 10:53, 396F
→
03/07 10:53,
4周前
, 397F
03/07 10:53, 397F
→
03/07 10:55,
4周前
, 398F
03/07 10:55, 398F
→
03/07 10:55,
4周前
, 399F
03/07 10:55, 399F
→
03/07 10:57,
4周前
, 400F
03/07 10:57, 400F
→
03/07 10:57,
4周前
, 401F
03/07 10:57, 401F
→
03/07 11:00,
4周前
, 402F
03/07 11:00, 402F
→
03/07 11:02,
4周前
, 403F
03/07 11:02, 403F
→
03/07 11:02,
4周前
, 404F
03/07 11:02, 404F
※ 編輯: frostyfish (182.235.226.100 臺灣), 03/09/2025 09:32:11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Kaohsiu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台灣在地區 即時熱門文章
7
12